登录 | 注册

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707D/2023-18803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年10月08日
标      题: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四农议字〔2023〕1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08日
索引号: 11220300013626707D/2023-18803 分  类: 委员提案 ;  其他
发文机关: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年10月08日
标  题: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四农议字〔2023〕1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08日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四农字〔202318

民盟四平市委

您在四平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挖潜力多措并举 加快实现百亿斤粮食目标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1.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还田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制定实施《关于四平市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和《贯彻落实四平市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措施》指导性文件,抢抓春耕前和秋收后有利时机,全面开展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行动,力争使粪肥应还尽还、应用尽用。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迅速行动,及时指导养殖场规范处理粪污处理配套设施、畜禽圈舍、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等乱堆乱放的畜禽粪污,利用微生物菌剂等技术快速发酵还田。推广化肥和农家肥配施技术,减少畜禽粪污染,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畜禽粪污防治统筹推进。2022年以来,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超过92%,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到100%。

2.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维护水平显著提升。为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为,推动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工作有序开展,我局起草制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四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及监管工作意见》、《四平市农田井使用及管护方案》等规范技术文件,深入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排查整改工作。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进度,确保工作建设质量,对设计、评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梳理,形成指导性、引领性的提升意见建议,并下发通知指导落实。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下发督办意见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强化监督、指导和调度。所有建设项目挂图作战,限时完成。线上实行月调度,督促按时间节点完成工程进度,并上报全国农田建设监管平台。线下通过深入项目区实地调研、踏查,实时了解和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施工状况和在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针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问题,指导各地因地置宜出台管护制度,对所有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台帐式管理,具体到村屯、地块、责任人、联系电话,落实管护责任。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所在项目县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管护资金,确保管护资金来源。

3.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完善农田灌排设施、机耕道路、农田林网、输配电设施、农机具存放库场,提高农田综合抗御灾害能力和稳产增产能。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建立项目库,计划2025年达到576万亩,累计改造提升37.9 万亩;2030 年达到700 万亩,累计改造提升105.9万亩。今年建设任务32.95万亩(含2万亩示范区),总投资48049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建设进度的42%,确保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我市耕地后备资源盐碱地2056公顷,经过对宜耕后备资源进一步综合评价,扣除不易开发地类,剩余可开发面积1001公顷。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推进会》工作要求,全市积极谋划了四平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目前正在开展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工作。

4.科研投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我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在甘肃、新疆等地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甘肃、新疆土地集中连片,有水浇条件,积温很高,制种产量高、质量好)。企业在主厂区拥有种子加工线和库房、晒场,从脱粒、精选到包衣、包装等形成了初级产业化生产。目前我市玉米以良玉99、富民58、富民985、禾育35、禾育47、京科968、天农9、翔玉998等品种为主。其中富民系列和禾育系列玉米品种是富民种业和禾冠种业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品种,品种表现较好,市场前景看好。2022年,全市经过严格筛选,推出107个玉米、水稻、大豆高产、高质、高抗新品种,形成优良品种群,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二是以“智慧农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以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按照省市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了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经过省级专家评审、公开公示等程序,四平市铁东区永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2022年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双辽市祥泰种植专业合作社、吉林宏野农机专业合作联社、双辽市王奔镇旭鑫家庭农场被认定为2023年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将科技创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因素。信息化时代,确保粮食安全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播种、生产、存储、加工、流通、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支撑作用,利用绿色科技手段处理好与生态安全的博弈关系,以有效推动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做大做优做强,进而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依托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梨树黑土地论坛”和中化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等载体,推动黑土地保护、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绿色防控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着力开展冬春科技培训,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研究制定“百千万+”模式,即组织100名知名专家、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录制科技培训视频资料,遴选1000名高素质农民,作为宣传员利用微信群资源,带动一个合作社、一个家庭农场,带动一个家族一个村屯,辐射带动万名农民。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形成完整的线上科技培训体系。2022年度至2023年度,全市冬春科技培训人数达到9.3万人次。

二、全力推进百亿斤粮食目标早日实现

1.持续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持续扩大增施农家肥、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重点围绕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化肥使用量继续负增长。力争2023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市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总体运行效率不低于60%

2.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维护。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推动工程设施与农机农技融合发展,与农业生产、乡村建设相协调,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高建管用水平,促进先进适用的农技农机装备应用,更好适应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二要坚持进度和质量两手抓、两手硬,落实好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等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规范项目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严格调度和监管,加大督促指导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已完工项目验收,及时上图入库,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加强建后管护,将建后管护作为农田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探索发挥保险机构专业优势,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水平。

3.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适度有序开发。实施西部盐碱地改良培肥项目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坚持“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坚持“改水”“改土”“改种”并重,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重点在双辽市、梨树县2个县(市)开展盐碱地培肥改良治理工程。建立集中连片盐碱耕地改良培肥示范区,通过采取秸秆还田、增施类肥、合理耕作、改良治理、科学施肥等农艺、生物措施,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综合性技术手段,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单产能力,力争粮食单产在3-5年内达到高标准农田水平。

4.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一是全市集中人力、物力、精力,谋划较大规模现代种业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大幅度提升全市种子行业的综合实力。支持和鼓励富民种业公司、禾冠种业公司与北京大北农种业公司、昆山科腾种业公司等进行企业科研联合育种,借助外力提升我市种业企业科研育种能力水平,推动我市科学育种从“2.0时代”快速进入到“4.0时代”。二是逐步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搭建完成,“吉农码”全面注册应用,“数字村”全市覆盖。落实“十百千”工程,创建省级“智慧农场”及“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逐步拓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初步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促进优势农业产业节本增效,培育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今年乃至“十四五”期间,四平市农业科技发展将立足自主创新,向内发力挖潜,着力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与国内高端科研机构合作,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完善全市农业产业集群,持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发挥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优势,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发挥基地作用,多措并举,全面推广“梨树模式”。注重在培训学员中树立先进典型,真正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引导农村精英分子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5日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孟令伟  3624656

                  庞建勋  362426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