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300013546272M/2025-04547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9月11日 |
标 题: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四工信字〔2025〕26号 |
发布日期: | 2025年09月26日 |
索引号: | 11220300013546272M/2025-04547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9月11日 |
标 题: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6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四工信字〔2025〕26号 | 发布日期: | 2025年09月26日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6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四工信字〔2025〕26号
姜天昊委员:
您在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力新兴产业开辟振兴突破新赛道的建议》收悉。实现新型工业化对我市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分别办理,切实将提案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现将市工信局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 聚焦“智改数转”,提升产业发展“含智量”
始终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引导和支持企业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政策宣讲,激发转型内生动力。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解读各级惠企政策,以政策红利撬动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召开“2025年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组织50余户重点工业企业参会,围绕省级示范工厂(车间)等政策申报进行了详细解读,发放“工业领域政策申报图解”与《工业领域资金支持政策汇编》,有效提升了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申报积极性。二是集中组织培训,提升项目谋划能力。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省级培训资源,上半年,针对性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省工信厅举办的两期“智改数转”专题培训会。通过高层次、专业化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在项目包装等方面的能力,为争取省级示范工厂(车间)认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深入一线指导,精准挖掘培育潜力。实地走访重点工业企业及重点制造业项目,通过面对面交流、查看生产车间和项目建设现场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建设规划,精准挖掘具备申报潜力的优质项目,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解读省级示范工厂(车间)相关政策,做到精准施策。
我市“智改数转”工作成效初显,累计获批认定吉林世宝汽车转向系统关键部件智能工厂1个省级智能工厂,四平金士百啤酒数字化车间等5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巨元换热传热元件智能化改造、康达农机年产10000台套农机装备智能设备生产线技术改造等59个项目成功列入吉林省制造业“智改数转”项目库,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21户企业争取设备更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专项奖补资金2653万元。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
二、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持续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指导体系,广泛动员申报。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的通知》《四平市绿色制造培育对象应满足条件一览表》《四平市绿色工厂申报政策一览》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加强宣传动员和申报指导,深入挖掘潜在申报企业。二是建立培育库,构建梯度发展格局。建立《四平市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库》,聚焦换热器制造、机械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筛选10余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逐步构建“培育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梯次发展体系。三是精准服务辅导,提高申报质量。召开“2025年绿色工厂申报讲解服务会”,组织拟申报企业、重点培育企业等数十人参会,围绕申报方式、流程、材料、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系统讲解,为企业提供清晰、专业的申报指引。
我市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初具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创建省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14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户,省级绿色工厂9户,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户,省级绿色设计产品1个。
三、 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
聚焦工业经济发展,强化各类要素支撑,通过加速项目建设和加强企业培育,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效益。一是推动企业项目建设。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顺邦智慧农机生产基地项目已实现开工建设,世宝汽车智能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件项目已竣工,合禾美食品年产3600万瓶玉米汁加工、金沙河年产1200万穗鲜食玉米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扎实推进,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组织启翔铝业与浙江零跑、浙江吉利对接;帮助吉林世宝与一汽大众开展技术交流、深化合作,吉林世宝已成为一汽大众一级供应商;巩固提升“浙江·吉林产业对接四平换热器专场活动”成效,带领换热器企业前往浙江开展叩门推介,以“企业点菜、政府上菜”的精准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浙吉两地产业协作进程,巨元产品成功进入浙江中国小商品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商品采购库,加速品牌影响力向国内外市场辐射。三是强化企业培育。印发《四平市2025年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规划引领“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服务举措,筛选出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潜力的企业共28户进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种子库,截至目前,我市共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4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梯度培育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化宣传指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我市共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户。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宝贵建议,继续在推进“智改数转”、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速项目建设、强化企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开辟振兴突破新赛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纵深推进“智改数转”行动。强化政策宣传和指导,针对重点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政策资金,建立项目服务机制,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深化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加强政策宣贯解读和申报指导,不断挖掘潜力企业,构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多层次示范体系,积极推荐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含绿量”。三是推动工业项目提质增效。加强部门联动和要素保障,紧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及时协调解决规划、用地、用能等突出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聚焦“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培育方向,建立健全培育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9月11日
(初审:丁册 复审:赵苒 终审:钟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