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300013546272M/2025-04504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9月16日 |
标 题: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3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四工信字〔2025〕24号 |
发布日期: | 2025年09月24日 |
索引号: | 11220300013546272M/2025-04504 | 分 类: | 委员提案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5年09月16日 |
标 题: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3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四工信字〔2025〕24号 | 发布日期: | 2025年09月24日 |
对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3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四工信字〔2025〕24号
尊敬的王明超委员:
您在四平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科技赋能玉米加工产业,使黄金玉米带的玉米变黄金的建议》(第3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主产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潜能,持续推进“玉米主食化”发展战略,出台《四平玉米主食化产业促进条例》,推动玉米主食化产业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2024年,“四平玉米”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通过积极探索品牌战略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玉米主食化产业的领导者和行业标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道路。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共13户,2025年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年加工转化玉米约150万吨。主要产品涵盖酒精、饲料、鲜食玉米、木糖等,其中,新天龙优级食用酒精产销量全国领先,并成功开发出药用酒精、电子级无水乙醇等高附加值产品,合禾美食品年产3600万瓶玉米汁加工项目、金沙河年产1200万穗鲜食玉米项目等重点项目陆续落地,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一、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我市以《四平市2025年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分工方案》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玉米主食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立法保障、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推动玉米产业持续创新升级。构建多层次产学研合作体系,吉林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吉林省玉米食品加工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联合)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高蛋白玉米研发全产业链合作协议》,推进种质创新与精深加工全链协同发展;深化与川酒集团、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出SOD玉米、富锌玉米、葡聚糖玉米、黄金玉米酒、鲜榨玉米汁、玉米五色面、油莎豆玉米糊、五珍(五黑)玉米糊等58款新产品,有效填补市场空白。
二、新型玉米加工企业加快培育
以“专精特新”为方向,培育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玉米加工企业,加大在改造升级、提质增效、研发创新、投融资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慧良禾丰、三益永、晟然食品等企业成功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天龙3个项目及金澄玉米1个项目纳入全省“智改数转”项目库,新天龙还被评为省级数字化车间。玉米主食化战略深入实施,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形成鲜食玉米、食品、餐饮、烘焙、预制食品、饮品、衍生品和文创产品八大类600余种产品。成立四平市玉米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联盟,以中化现代农业为核心,联合玉米生产、加工、科研、技术推广、仓储、销售、金融、期货、保险等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农业合作联合,做强玉米主导产业,助力我市农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最终实现品牌提升、产业壮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目标。吉林省坤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省嘉裕实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凤姐初粮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拓展电商渠道,在各大平台设立旗舰店,开展域外合作,有效扩大营销网络。
三、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联盟。2024年以来,我市共吸纳高校毕业生6894人,驻平4所高校留吉就业创业人数达756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2.31%;发放就业生活补贴、租房补贴和购房补贴共计611.85万元,惠及483人,四平正成为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发展热土。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今年已打造产业人才青年公寓2800套,覆盖30余家重点企业,首批580套公寓已受理申请259人(份),81人(户)办理入住。积极落实人才评价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资源储备,以“减流程、缩时限、优服务”为目标推进人才分类认定和服务提档升级,年初以来已认定B类人才8人、C类12人、D类64人、E类90人,累计达174人,人才分类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四、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以法治化手段护航玉米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产业立法,《四平玉米主食化产业促进条例》中多项条款明确支持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四平市玉米主食化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玉米主食化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工艺提升,推进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以专家授课和主题培训为产业注入科技动力和人才智慧,召开四平市优质玉米产品产销联盟企业工作培训会,从品牌定位、项目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积极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品牌意识、加快产品更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金融和人才保障,依托产学研平台,聘请专家开设专业技术课堂,传授主食化、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先进技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完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晟然食品引进气吹扒皮技术和液氮锁鲜生产线,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推动智能加工、绿色工艺等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形成“培训-研发-转化”一体化机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四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9月16日
(联系人:杨洋 0434-3266524)
(初审:李萍 复审:杨洋 终审:张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