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 112203000136266000/2021-02043 |
分 类: | 其他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年05月18日 |
标 题: |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四政办发〔2021〕19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05月25日 |
索 引 号: | 112203000136266000/2021-02043 | 分 类: | 其他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1年05月18日 |
标 题: |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四政办发〔2021〕19号 | 发布日期: | 2021年05月25日 |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政办发〔2021〕19号
铁东区、铁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
《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改革任务,以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为目标,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21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建科函〔2021〕44号)及《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2021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吉建城〔2021〕1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着力治理“城市病”,认真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快城市更新过程,使城市发展进入高质量阶段,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修复城市机体、恢复城市活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2021年5月15日-2023年10月15日,以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为核心,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方式,基于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建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三、实施步骤及工作内容
(一)数据采集整理,上报城市自检数据。(2021年5月15日-2021年7月20日)
按照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类65项体检指标(详见附件1)内容及责任分工,采集整理上报自检数据。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生态宜居,多元包容),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健康舒适),市应急管理局(安全韧性),市交通局(交通便捷)、市文广旅局(风貌特色),市城管执法局(整洁有序),市商务局(创新活力)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等。
(二)数据分析论证,形成城市体检报告。(2021年7月20日-2021年8月20日)
组织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团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体检指标分析结果,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按照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分析论证,综合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找出城市发展的弱项、短板,找准阻碍城市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提出相应“城市病”治理的对策建议,形成城市体检报告。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等。
(三)制定整改清单,年度体检工作总结验收。(2021年8月20日-2021年10月20日)
城市体检第三方工作团队编制完成《2021年四平市城市体检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各责任单位对标问题制定整改清单,完成年度体检报告的总结工作,将城市体检报告上报省住建厅。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等。
(四)构建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体系。(2021年5月15日-2021年10月15日)
结合现有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基础,加快建设四平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体系,与国家级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做好对接,加强城市体检数据管理、综合评价和监测预警,逐步实现城市体检“数据收集、指标分析、体检报告、社会调查、问题诊断”系统化管理。
牵头单位:市政数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等。
(五)建立系统性的城市体检整改长效机制。(每年年底)
通过“一年一体检,三年一评估”的方式,逐年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估。根据体检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工作措施。同时,定期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进一步校正修订目标和措施,努力将“城市病”清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城市。
牵头单位:市政数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管执法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城市体检工作,协调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查督促工作进度(详见附件2)。
(二)确保责任落实。将城市体检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作为市委、市政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各地各部门要加大问题整改力度,按照“一年一体检,三年一评估”的方式,落实主体责任。
(三)注重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宣传城市体检评估和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典型经验、特色亮点、工作成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附件: 1. 2021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及责任分工
2. 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
2021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目标 |
序号 |
指 标 |
解 释 |
指标 类型 |
责任 部门 |
一、生态宜居(15) |
1 |
区域开发 强度(%) |
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占市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
导向 指标 |
市自然资源局 |
2 |
组团规模(平方公里) |
市辖区建成区内每一个组团的规模,有2个以上组团的应分别填报。组团指具有清晰边界、功能和服务设施完整、职住关系相对稳定的城市集中建设区块,组团规模不宜超过50平方公里。 |
导向 指标 |
市自然资源局 |
|
3 |
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
市辖区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地段总占地面积。人口密度是指城市组团内各地段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 |
底线 指标 |
市自然资源局 |
|
4 |
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数量(栋) |
当年市辖区建成区内新建住宅建筑中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建筑栋数。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屋面面层到室外地坪的高度,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 |
底线 指标 |
市自然资源局 |
|
5 |
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组团之间净宽度不小于100米的生态廊道长度,占城市组团间应设置的净宽度不小于100米且连续贯通生态廊道长度的百分比。生态廊道是指在城市组团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
底线 指标 |
市住建局 |
|
6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当年城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一年度城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幅度。 |
底线 指标 |
市生态环境局 |
|
7 |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 |
市辖区建成区内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新建的建筑面积,占全部新建建筑总面积的百分比,应达到100%。 |
导向 指标 |
市住建局 |
|
8 |
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 |
城市绿道1公里半径(步行15分钟或骑行5分钟)覆盖的市辖区建成区居住用地面积,占市辖区建成区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
导向 指标 |
市住建局 |
|
9 |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占市辖区建成区内总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5000平方米及以上公园绿地按照500米服务半径测算;2000—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按照300米服务半径测算。) |
导向 指标 |
市住建局 |
|
10 |
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地段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环境噪声达标地段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
导向 指标 |
市生态环境局 |
|
11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百分比,不宜小于87%。 |
底线 指标 |
市生态环境局 |
|
12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市辖区建成区内纳入国家、省、市地表水考核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环境质量的断面数量,占考核断面总数量的百分比。 |
底线 指标 |
市生态环境局、 市水利局 |
|
13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通过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的生活污染物量占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不宜小于70%。 |
导向 指标 |
市住建局 |
|
14 |
再生水利用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占污水处理总量的百分比,不宜小于25%。 |
导向 指标 |
市住建局 |
|
15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城市生活垃圾中物质回收利用和能源转化利用的总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不宜小于55%。 |
导向 指标 |
市商务局、 市城管执法局、 市供销社 |
|
二、健康舒适(9) |
16 |
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达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的居住社区数量,占居住社区总数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17 |
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有便民超市、便利店、快递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数,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18 |
社区老年服务站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建有社区老年服务站的社区数,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民政局、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19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学位数,占在园幼儿数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教育局、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20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卫健委、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21 |
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 |
市辖区建成区内常住人口人均拥有的社区体育场地面积。 |
导向指标 |
市文广旅局、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22 |
社区低碳能源设施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配备充电站(桩)、换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低碳能源设施的社区数量,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发改委、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23 |
老旧小区改造达标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已改造老旧小区达标数量,占市辖区建成区已改造老旧小区总数的百分比。达标的老旧小区是指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符合当地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改造小区。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
24 |
新建住宅建筑密度超过30%的比例(%) |
市辖区建成区内新建住宅建筑密度超过30%的居住用地面积,占全部新开发居住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住宅建筑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与所在居住用地面积的比例。 |
底线指标 |
市自然资源局 |
|
三、安全韧性(7) |
25 |
城市内涝积水点密度(个/平方公里) |
市辖区建成区内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常年出现内涝积水点的数量。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26 |
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 |
市辖区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表(含水域)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不宜小于45%。 |
底线指标 |
市住建局 |
|
27 |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人/万车) |
市辖区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与市辖区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公安局 |
|
28 |
城市年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万人) |
市辖区内每年因道路塌陷、内涝、管线泄漏爆炸、楼房垮塌、安全生产等死亡人数,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应急管理局 |
|
29 |
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人) |
市辖区建成区内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不宜小于1.5平方米/人。 |
底线指标 |
市应急管理局 |
|
30 |
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4公里(公交15分钟可达)服务半径覆盖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卫健委 |
|
31 |
城市标准消防站及小型普通消防站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标准消防站(7平方公里责任区/5分钟可达)及小型普通消防站(4平方公里责任区)覆盖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 |
|
四、交通便捷(7) |
32 |
建成区高峰期平均机动车速度(公里/小时) |
市辖区建成区内高峰期各类道路上各类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 |
导向指标 |
市公安局 |
33 |
城市道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
市辖区建成区组团内城市道路长度与组团面积的比例,有2个以上组团的应分别填报。组团内每平方公里道路长度不宜小于8公里。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
34 |
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单程通勤时间(分钟) |
市辖区内常住人口单程通勤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
导向指标 |
市交通局 |
|
35 |
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人口比例(%) |
市辖区内常住人口中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人口数量,占全部通勤人口数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交通局 |
|
36 |
轨道站点周边覆盖通勤比例(%) |
市辖区内轨道站点800米范围覆盖的轨道交通通勤量,占城市总通勤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交通局 |
|
37 |
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采用轨道、公交、步行、骑行等方式的出行量,占城市总出行量的百分比,不宜小于60%。 |
导向指标 |
市交通局 |
|
38 |
专用自行车道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
市辖区建成区内具有物理隔离的专用自行车道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例,每平方公里不宜小于2公里。 |
导向指标 |
市公安局 |
|
五、风貌特色(6) |
39 |
当年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建筑奖、文化奖的项目数量(个) |
当年市辖区内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获得国际国内各类建筑奖、文化奖的项目数量(包括国内省级以上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项、国外知名建筑奖项以及文化奖项)。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40 |
万人城市文化建筑面积(平方米/万人) |
市辖区内文化建筑(包括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文化馆、科普馆等)总面积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文广旅局 |
|
41 |
城市历史风貌破坏负面事件数量(个) |
当年市域内存在拆除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砍老树,破坏地形地貌、传统风貌和街道格局等负面事件的个数。 |
底线指标 |
市住建局 |
|
42 |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率(%) |
市辖区内近5年开展保护修缮项目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占历史文化街区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文广旅局 |
|
43 |
城市历史建筑空置率(%) |
市辖区内历史建筑空置数量占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总数的百分比,不宜超过10%。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
44 |
城市国内外游客量(万人) |
当年市辖区内主要节假日国内外游客量。 |
导向指标 |
市文广旅局 |
|
六、整洁有序(6) |
45 |
城市门前责任区制定履约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门前责任区制定履约数量,占门前责任区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城管执法局、 铁西区政府、 铁东区政府 |
46 |
城市街道立杆、空中线路规整性(%) |
市辖区建成区内立杆、空中线路(电线电缆等)规整的城市街道数量,占建成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通信办、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铁东区政府、铁西区政府、四平供电公司、中国移动四平分公司、中国联通四平分公司、中国电信四平分公司、吉视传媒四平分公司、市华生热力有限公司、市华生天然气有限公司 |
|
47 |
城市街道车辆停放有序性(%) |
市辖区建成区内车辆停放有序的城市街道数量,占建成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公安局、 市城管执法局、铁西区政府、 铁东区政府 |
|
48 |
城市重要管网监测监控覆盖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对城市重要管网进行动态监测的城市街道数量,占建成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政数局、 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 |
|
49 |
城市窨井盖完好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窨井盖完好的城市街道数量,占建成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四平供电公司、中国移动四平分公司、中国联通四平分公司、中国电信四平分公司、吉视传媒四平分公司、市华生热力有限公司、中核四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市华生天然气有限公司 |
|
50 |
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占比(%) |
市辖区建成区内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数量,占建成区内住宅小区总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
七、多元包容(5) |
51 |
道路无障碍设施设置率(%) |
市辖区建成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无障碍设施设置率(包括缘石坡道设置率、盲道设置率、出入口盲道与道路盲道相衔接比例、人行横道过街音响提示装置配置率、人行横道安全岛轮椅通道设置率、新建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无障碍设施建设率的平均值)。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52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2),占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民政局、 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 |
|
53 |
常住人口住房保障服务覆盖率(%) |
市辖区内正在享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数量,占应当享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总数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
54 |
住房支出超过家庭收入50%的城市家庭占比(%) |
市辖区内当年用于住房的支出超过家庭年收入50%的城市家庭数量,占城市家庭总数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 |
|
55 |
居住在棚户区和城中村中的人口数量占比(%) |
市辖区内居住在棚户区、城中村的人口数量,占市辖区常住人口总数量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市公安局 |
|
八、创新活力(10) |
56 |
城市小学生入学增长率(%) |
市辖区内当年小学生入学人数,较基准年(2015年)城市小学生入学人数的增长率。 |
导向指标 |
市教育局、 铁东区政府、 铁西区政府 |
57 |
城市人口年龄中位数(岁) |
当年市辖区内城市常住人口年龄中位数。 |
导向指标 |
市民政局、 市公安局 |
|
58 |
政府负债率(%) |
地方政府年末债务余额,占城市年度GDP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财政局 |
|
59 |
城市新增商品住宅与新增人口住房需求比(%) |
市辖区内新增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占新增人口住房总需求的百分比。新增人口住房总需求是指当年城市新增常住人口×人均最小住房面积。 |
导向指标 |
市住建局 |
|
60 |
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 |
当年全市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统计局、 市科技局 |
|
61 |
万人新增中小微企业数量(个/万人) |
当年市辖区内净增长中小微企业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
|
62 |
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数量(个/万人) |
当年市辖区内净增长个体工商户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
|
63 |
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万人) |
当年市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科技局、 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
|
64 |
万人上市公司数量(个/万人) |
市辖区内上市公司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
导向指标 |
市金融办、 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 |
|
65 |
城市信贷结构优化比例(%) |
全市当年城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基准年(2015年)城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百分比。 |
导向指标 |
市金融办 |
附件2
四平市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一、组成人员
组 长:郑一明 副市长
副组长:李 伟 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 员:张洪生 市发改委主任
李捷轩 市教育局局长
周志远 市科技局局长
孙立阳 市工信局局长
李彤男 市公安局副局长
贺 威 市民政局局长
郭建政 市财政局局长
郑旭武 市人社局局长
王光普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王 啸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刘中文 市住建局局长
杨 波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
李春锋 市交通局局长
鲍金双 市水利局局长
郭 晶 市商务局局长
金紫鹰 市文广旅局局长
孙立荣 市卫健委主任
石尚民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张孝富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玉楼 市人防办主任
靳朝阳 市金融办主任
栾国辉 市政数局局长
李晓平 市统计局局长
郎利锋 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队长
申洪业 铁东区区长
刘红军 铁西区区长
戴 路 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林 勇 四平供电公司总经理
聂 尧 中国移动四平分公司总经理
刘井波 中核四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宏光 中国联通四平分公司总经理
唐 亮 中国电信四平分公司总经理
程树文 吉视传媒四平分公司总经理
高洪国 市华生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大伟 市华生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城市体检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市住建局局长刘中文兼任,同时聘请第三方技术团队。办公室主要负责领导小组日常沟通、协调、调度工作,检查督促城市体检工作,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报送领导小组审定,配合省住建厅、第三方评估机构做好体检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