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9-12535
分  类: 办事服务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17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地市级“综窗”改革试点暨四平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9〕28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17日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9-12535 分  类: 办事服务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年05月17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地市级“综窗”改革试点暨四平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9〕28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17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林省地市级“综窗”改革

  试点暨四平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政办发〔2019〕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地市级“综窗”改革试点暨四平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吉林省地市级“综窗”改革试点暨四平市 

  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2018年,四平市政务大厅推行了以“受审分离”为原则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率先在全省推出“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安排部署,四平市在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标准化、信息化基础上,承担全省地级市综合窗口改革试点任务,在全市范围内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积累经验,完善提高,复制推广。 

  一、工作目标 

  到2019年6月月末,“多门”变“一门”成为现实,“三集中、三到位”全部落实,办事“只进一扇门”,除保密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能进全进”。 

  到2019年8月,市本级政务大厅纳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事项比例达到100%,其中: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达到70%以上,办件量达到总办件量的50%左右。提供材料减少60%以上,办事效率提高30%以上,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到2019年9月月末,信息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事项入网率达到100%,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网上办、掌上办系统全部开通。 

  到2019年12月月末,县(市)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全面复制四平市政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模式,实现全区域无差别全科受理,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二、运行工作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公布四平市政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事项。确保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事项全覆盖,纳入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达到70%以上,业务量达到总办件量的50%左右。四平市政务大厅在现有纳入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基础上,将不动产登记、交通运管、公安综合事项纳入无差别全科受理范围。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完成时限:2019年5月月末前 

  (二)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将目前分散在市政务大厅外的住房公积金分厅、不动产登记和社保业务纳入市政务大厅。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四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四平市自然资源局、四平市社会保险局 

  完成时限:2019年6月月末前 

  (三)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进行功能性改造和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责任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8月月末前 

  (四)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坚决把分散在部门内部各科室的行政审批权向审批办集中,审批办向大厅集中,事项向网上集中,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确保事项在政务大厅直接办理。 

  责任部门:四平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四平市委编办、四平市司法局,四平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6月月末前 

  (五)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以“受审分离”为原则,将纳入无差别受理事项的受理权和出证权授予“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受理人员业务水平,打造谁来都一样,谁审都一样的工作运行规则。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完成时限:2019年6月月末前 

  (六)配备受理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在市本级政务大厅现有13名无差别全科受理人员基础上,再增加15名受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后上岗工作。各县(市)区“一窗受理”人员同步到位,同时开展培训。 

  责任部门:四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四平市委编办、四平市财政局、四平市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受理人员6月月末前培训完毕 

  (七)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引导咨询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错时预约服务、叫号服务、“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代办等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超时默认、VIP领办代办、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区域环境标准等制度。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四平市发改委、四平市自然资源局、四平市住建局、四平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19年7月月末前 

  (八)大力推进减材料、减环节。整合涉及多部门事项的共性材料,推广多业务申请表信息复用,通过“一表申请”将企业和个人基本信息材料一次收齐、后续反复使用,减少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四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完成时限:2019年8月月末前 

  (九)推进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梳理公布100个高频事项,采取即来即办、网上预审、现场受理、快递送达等措施,确保实现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 

  责任部门: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四平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完成时限:2019年8月月末前 

  三、提高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 

  (十)增强各级政务大厅网络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各级政务大厅网络带宽,政务外网、互联网全部开通,网络环境、安全环境确保达到国家等级标准。市、县、乡、村四级网络贯通,服务设备配备到位。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网络运营商 

  完成时限:2019年6月月末前 

  (十一)改造全流程行政审批系统。提高系统兼容性,丰富全流程行政审批系统功能,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开发建设材料库、电子签名、电子签章、身份识别、证照库、电子存档等系统,保证运行需要。推进全流程系统内材料共享应用,积极对接住建、应急、交通等部门专网。 

  责任单位: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8月月末前 

  (十二)开发建设“一表”系统。购置“一表”系统有关设备,开发系统软件,率先在省内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表”申请。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9月月末前 

  (十三)开发制证、发证系统。购置通用制证设备、印章管理和使用设备、自助发证设备等,开发配套软件系统。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9月月末前 

  (十四)完善“无证明”办事应用功能。基于全流程系统,通过完善网上开证明、网上审批、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内物料流转等功能,支撑“无证明”办事。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7月月末前 

  (十五)提高自助机服务能力。对市政务大厅自助服务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切实发挥自助机服务功能。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9月月末前 

  (十六)开通网上预审、网上申报系统。开发建设政务服务门户,推动政务服务向“两微一端”延伸拓展,网上预审、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功能真正实现。 

  责任单位:四平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祥云公司 

  完成时限:2019年8月月末前 

  四、工作要求 

  (十七)加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组织领导,建立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四平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机制,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司法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全面落实,确保改革任务目标如期实现。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定期听取进展情况,加大支持和指导力度。 

  (十八)积极借鉴吸收成功经验。学习借鉴省内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经验,取长补短,把四平市试点工作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