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7-13238
分  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5月30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7〕41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5月30日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7-13238 分  类: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 通知
发文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年05月30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7〕41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5月30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四平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政办发〔2017〕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四平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30日   

  四平市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四平市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于提高农业效益、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意义重大。为落实好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政办发〔2016〕25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 

  (一)秸秆资源情况。全市秸秆年产生量稳定在500万吨左右,以玉米秸秆为主,年产生量470万吨;以水稻秸秆为辅,年产生量30万吨。玉米秸秆主要分布在梨树县、双辽市、伊通县,水稻秸秆主要分布在双辽市、伊通县和辽河农垦管理区。秸秆收购价格一般在240—300元/吨之间。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2016年全市利用秸秆3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其中,秸秆肥料化利用10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100万吨;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100万吨。秸秆禁烧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剩余秸秆多被用作烧柴。各级政府积极扶持以机收捡拾打捆为重点的收储运服务组织发展,加速构建村有收储点、乡镇有收储中心、市县有综合利用企业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已初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秸秆产业利润空间小,缺少相应政策扶持。现有的秸秆开发利用产业利润偏低,有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处于小规模、低层次水平,转化能力小,消化能力弱,投入产出效率低,利润微薄,生产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二是秸秆收集难,存储能力有待提升。由于秸秆体积大、重量轻、运距远、收购价格低,导致运输成本相对较大,秸秆经营、运输户无利可图,只能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行。三是土地零散,全覆盖技术推广较慢。全覆盖免耕保护性技术需要进行休耕轮作,且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户土地零散分布在播种和收获时易造成地界不清,造成推广进度较慢。 

  二、年度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在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量300万吨基础上,2017年全市新增秸秆综合利用量30万吨,力争突破50万吨以上,达到35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二)目标分解落实情况。梨树县、伊通县各新增9万吨,力争突破30万吨;双辽市新增8万吨,力争突破13万吨;铁东区、辽河垦区各新增1.5万吨,力争突破5万吨;铁西区新增1万吨,力争突破2万吨。 

  三、工作重点 

  (一)重点利用领域。 

  1. 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一是大力推广秸秆全覆盖还田、根茬还田、过腹还田和机械粉碎还田等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切实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培肥地力和秸秆资源利用目的。重点在全市推广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梨树县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覆盖率达到全部耕地面积的20%,其他各县(市)、区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覆盖率达到全部耕地面积的10%。二是鼓励和支持各地谋划建设秸秆生物有机肥生产线项目,技术成熟且有条件的要扩大再生产,为农民提供优质、低价、高效的有机肥料,促进秸秆肥料化利用。(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2. 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秸秆发电项目建设,要在解决用地难、降低收购成本、兑现奖补资金和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落实国家政策,不断扩大秸秆利用量,提高运营效益。鼓励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积极组织收购玉米秸秆,发展秸秆煤、燃料棒生产。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或改造力度,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煤锅炉和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布局供热、供气项目,鼓励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参与供热、供气,共同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3. 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草种植,推进粮改饲。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等技术,加快发展奶牛、肉牛(羊)等食草类畜牧产业发展,探索统收、统贮、集中供料、分户使用模式,支持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规模,促进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利用。(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4. 推进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着力推动发展域内秸秆工业原料化企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技术成熟项目,辐射带动区域内秸秆资源利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5. 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紧紧抓住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的机遇,推进实施以食用菌栽培为重点的秸秆基料化利用工程。大力发展平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等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生产,推进秸秆的转化和再利用。(责任单位: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6. 建立专业化收储运网络。建立以机收捡拾打捆为重点的较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积极扶持以机收捡拾打捆为重点的收储运服务组织发展,推广农作物联合收获、秸秆捡拾打捆全程机械化,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机构。鼓励农民自行储存秸秆,错峰销售,扩大秸秆收储效率。畅通流通环节,建立秸秆运输“绿色通道”。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加速构建村有收储点、乡镇有收储中心,市县有综合利用企业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责任单位:市农委、市交通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支撑项目。重点谋划建设3000万元以上重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13个,投入资金23亿元。 

  1. 伊通华大2×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新建工程项目,建设2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秸秆锅炉,年处理秸秆21.7万吨。投资总额6亿元,企业自筹。(伊通县政府) 

  2. 双辽市圣诺尔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2×75t/h生物质蒸汽锅炉+1×300MW汽轮发电机组生产线,年处理秸秆30万吨。投资总额3.6亿元,企业自筹。(双辽市政府) 

  3. 吉林省梨树县欣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900万立方米生物燃气项目,项目占地10万㎡,建设年处理粪便6万吨,秸秆24.4万吨及配套设备。投资总额2.6亿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4. 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华大发电有限公司秸秆发电项目,占地面积10.8万㎡。装机规模为2×12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43亿元,利税1500万元,年处理秸秆24-26万吨。投资总额2.2亿元,企业自筹。(辽河农垦管理区管委会) 

  5. 梨树县长春华大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发电项目,建设1×15MW生物质发电机组2条及配套设施,年处理秸秆20万吨。投资总额2.2亿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6. 梨树县吉林省爵士生物质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加工处理玉米秸秆20万吨生物质燃料、饲料及有机肥生产加工项目,购置先进的生产用接卸设备,场地硬化及库房建设6万㎡。投资总额1.8亿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7. 梨树县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生物质炭基肥项目,项目占地10万㎡,建设年产3万吨颗粒、生物质炭基肥5万吨、1000吨土壤改良剂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年处理秸杆4万吨。投资总额1.8亿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8. 伊通县吉林省安基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水泥秸杆墙板建设项目,年产10万m³水泥秸杆墙板,建设生产车间、库房等38290㎡,订购设备72台(套),年处理秸秆14万吨。投资总额1.1705亿元,企业自筹。(伊通县政府) 

  9. 梨树县吉林省侬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生物有机肥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3.36万㎡,建筑面积11780㎡,年处理秸秆3万吨。投资总额3640万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10. 双辽市春光种植养殖联合社年综合利用40万吨秸秆项目,新建办公楼、生产车间、库房。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秸秆饲料18万吨,秸秆燃料20万吨。投资总额3500万元,企业自筹。(双辽市政府) 

  11. 伊通县北田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年利用3万吨秸秆生产秸秆实木建设项目,建设库房、秸秆加工车间及打包车间、烘干车间等,年生产秸秆实木约8000㎡,生产饲料2万吨。投资总额3200万元,企业自筹。(伊通县政府) 

  12. 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秸秆项目,年处理6.4万吨秸秆,占地2.99万㎡,厂房建筑面积2.45万㎡,购置设备12台(套)。投资总额3156万元,企业自筹。(伊通县政府) 

  13. 梨树县吉林省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2万㎡,总建筑面积5250㎡。年处理秸秆1万吨,投资总额3000万元,企业自筹。(梨树县政府) 

  (三)工作创新。 

  1. 加快规模经营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将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生态化转变,提升秸秆综合处理能力。(责任单位:市农委) 

  2.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通过制定出台四平市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将秸秆还田、捡拾打捆等机械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降低农机具价格,提高农机具购买力。鼓励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秸秆还田、捡拾打捆等秸秆综合利用设备,推广秸秆还田、捡拾打捆机械化生产装备和作业技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秸秆田间综合利用生产规模。(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发改委) 

  3. 开展科技创新。鼓励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依托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阳光培训工程等,开展秸秆利用创新平台建设和集成技术应用培训,引进消化吸收适合我市实际的国内外先进装备和技术,推进秸秆精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价值链。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转化的小型、移动式装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与应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四)实施进度安排。 

  1. 1月至3月,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安排部署和项目建设谋划阶段。 

  2. 4月至10月,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项目建设推进实施阶段。 

  3. 11月至12月,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和项目建设检查总结阶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市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发改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交通局、市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市发改委、市农委相关同志组成,具体负责秸秆综合利用的组织、协调、督导、推动等工作,研究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强化目标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主动作为,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各县(市)、区政府作为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要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本区域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搞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三)完善政策措施。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要认真梳理国家和省现有支持秸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地秸杆综合利用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好与上级政策及资金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要对开展玉米秸杆全覆盖免耕种植、玉米秸杆打包等综合利用的合作社、牧业小区、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种养大户和农民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各地、各部门要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投资建设、设备购置、秸秆收集、加工、运输等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谋划和申报工作,确保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四)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深入宣传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宣传有关法律政策和处罚措施,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意义。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增强秸秆禁烧与利用意识,逐步形成自觉利用、禁烧秸秆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