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林业有害生物对林业生态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4〕26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减轻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全面落实责任,积极创新机制,加强能力建设,突出科学防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我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全面加强防治检疫队伍建设,显著提升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范能力,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抵制松材线虫病入侵。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预防灾害措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编制本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发展规划。完善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布局监测点,不断拓展监测网络平台,切实提高灾害监测和预测预报准确性,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对所辖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普查。强化抗性种苗培育、森林经营、生物调控等治本措施的运用,并优先安排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木采伐指标和更新改造任务。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扩散源头管理,抓好产地检疫和监管,重点做好种苗产地检疫,推进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全过程追溯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检疫审批程序,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严格风险评估、产地检疫、隔离除害、种植地监管等制度。
(二)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各地要结合防治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本地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制订严密规范的应急防治流程。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导航定位等信息化手段,建设应急防治指挥系统。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防治队伍,加强必要的应急防治设备、药剂储备。要定期开展防治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加大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生物农药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以及航空作业防治、地面远程施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推广运用,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三)推进社会化防治。从事森林、林木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要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创新防治体制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部门组织、市场拉动等途径,扶持和发展多形式、多层次、跨行业的社会化防治组织。鼓励农民建立防治互助联合体,支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区域化防治,引导实施无公害防治。做好对社会化防治的指导,积极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和积极的政策支持。加强对社会化防治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完善防治作业设计以及防治质量的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疫情除治和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各有关部门要严格防治资金管理,强化资金绩效评价,确保防治效益和资金安全。积极引导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投资投劳开展防治。
(二)落实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将防治需要的相关机具列入农机补贴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防治作业人员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岗位津贴和相关福利待遇。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化防治组织和个人申请林业贴息贷款,落实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防治工作。
(三)加大执法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有关规定,依法履行防治工作职责,严厉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注重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高效防治器械,大力开展防治减灾教育宣传和科普工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各地要根据本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加强防治检疫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防控专业队伍,合理配备人员力量,特别是要加强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加强防治队伍的业务和作风建设,强化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五、组织领导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明确“谁经营、谁防治”的主体责任,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联防联治,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安全。
(一)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林业和生态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应急防控指挥、基层监测点建设,进一步健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将“四率指标”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发生暴发性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时,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临时指挥机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二)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协作,协调财政部门,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力度,积极支持防灾、救灾、控灾体系建设。协调农业、水利、园林、城建、交通、铁路、部队等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依法履职,切实承担起疫情监测防控任务,严格植物检疫审批和监管工作。
(三)联防联治。相邻的县、乡要加强协作配合,建立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健全值班值守、疫情信息通报和定期会商制度,并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联合开展防治作业和检查验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疫区和疫木管理,由疫区制定管理办法,尽快根除疫情。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2月25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办公室,四平日报社,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省直各有关单位。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14年12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