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2-03197
分  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2年03月22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2〕34号
发布日期: 2012年03月22日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12-03197 分  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通知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2年03月22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四政办发〔2012〕34号 发布日期: 2012年03月22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科技发展步伐,按照《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效益年”活动)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和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效益年”活动总的目标是:组织10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转化30项以上新技术、新成果,覆盖各种农作物1000万亩次,实现农业增效100亿元,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

  一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使用效果好、增效潜力大的主推技术和农作物主导品种,在生产经营中广泛推广应用。主导产业优良品种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100%,重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50亿斤阶段性水平,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抓住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性机遇,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三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计划培训职业农民3万名以上,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明白人45万人次以上。

  四是增强产业竞争实力。以科技为动力,用科技武装现有产业,壮大规模、提高效益、优化升级。着力突破资源和市场约束,提高良种的普及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活动任务

  根据省政府“效益年”实施方案活动任务,结合全市实际,主要启动实施“9项工程”。

  (一)农作物种业振兴工程。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投入,重点解决种业科研体系建设、种质资源创新、骨干企业引领等问题。支持鼓励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壮大育繁基地,保障良种供应。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头新品种。同时推广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坚持农作物品种退出制度。(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及农作物种业企业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二)重大技术推广及高产创建工程。深入推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螟、农田统一灭鼠、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高效节水灌溉等重大技术,确保测土配方施肥达到全覆盖、生物防治玉米螟达到700万亩以上、农田统一灭鼠达到15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达到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达到30万亩,同时,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玉米宽窄行休闲种植等农业技术,实现重大技术推广的组织化、规模化、集成化。继续加大粮油高产创建工程建设,万亩示范片达到70个以上,示范片总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奖活动,在全市推广筛选主导品种35个、主推技术15项。(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农技推广、阳光办、农广校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三)科技培训工程。围绕重大技术推广和农民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技术先进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大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力度,年培训500人以上,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400名以上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服务,直接为种植大户和困难农户服务。(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农技推广、阳光办、农广校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四)农机化示范区推进工程。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扶持并培育农机大户或农机合作社,实施主要农作物田间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作业,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农机标准化生产作业增产增效示范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并实施一对一指导服务。启动全程农机化示范区活动,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工程20万亩、开展机械深松整地作业300万亩、保护性耕作30万亩以上,组织县(市)区300名农机专家深入全市粮食主产乡、村,为农机大户和困难农机户直接服务,组织培训农机手3000名以上,有效提升农机手对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能力。(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市)区农业(农机)行政部门和农机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五)园艺特产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围绕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和蔬菜产业提升要求,今年新建扩建标准化棚室蔬菜园区20个,新增棚室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大力发展食用菌、马铃薯、花卉等重点朝阳产业。筛选1—2个以上适合我市冬季蔬菜生产的抗低温、耐弱光品种,大力推广应用。结合阳光培训全面开展园艺特产种养植标准化技术培训。(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市)区农业(特产)行政部门和农技推广、阳光办、农广校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六)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工程。启动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新建、改扩建,鼓励和带动规模养殖场(小区)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方面,加快标准化改造进程。(市畜牧局牵头、市财政局、县(市)区畜牧业行政部门和畜牧技术推广及兽医防疫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七)林业科技富民工程。围绕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着力抓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加大木材等森林资源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市林业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林科所、县(市)区林业行政部门和林业技术推广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八)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提升工程。2012年通过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效益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较上年增长25.9%,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2万户以上,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6%以上。重点围绕2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大市强市建设。一是重点围绕天成玉米30万吨淀粉糖加工、中粮生化10万吨果葡糖加工、现代天丰3万吨结晶糖加工、新天龙酒业特级酒精等项目,延伸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做强玉米加工业;二是围绕聚隆食品3万吨大米精加工配套、宏宝莱米业4万吨优质大米技改等项目,以打造高端品牌大米为着力点,延伸大米加工产业链条,做优大米加工业;三是围绕高金食品1万吨高低温熟食、富邦集团900万只肉鸭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方圆绿品2万吨禽产品精深加工技改等项目,以风味肉制品加工为着力点,延伸禽加工产业链条,做精畜禽加工业;四是围绕吉云鹿业集团梅花鹿深度产业化、七星山药业中草药深度产业化、一正药业中药材GAP基地、吉春制药公司银黄颗粒和耳聋左慈丸技改等项目,以特产品精深细加工为着力点,延伸特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做大特产品加工业。(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重点以蔬果菌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在开展蔬菜、水果、食用菌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场创建的基础上,加快全市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场、社、企业、基地)建设。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个,建设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1个,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合作社)5个,“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集成转化实施10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全程控制标准。力争我市生产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市农委牵头、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县(市)区农业行政部门和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监等单位按职能和任务分工落实)

  四、时间安排

  全市“效益年”活动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2012年2月上旬至2012年3月上旬。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筹备启动与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12月。主要是围绕活动目标和任务,全面推进“效益年”活动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1月至3月。主要是总结“效益年”活动成效和经验,对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副市长杨枫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旭东、市农委主任遇培群任副组长,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等负责同志为成员。“效益年”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效益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指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具体负责“效益年”活动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具体工作人员为联络员。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单位,抽调精干人员,把“效益年”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大力调整农业科研投入方式,逐步提高稳定性经费投入比重,确保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供给,完善农业信贷支持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采取无偿补助、财政贴息、投资参股、有偿扶持等多种方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的投入,推动金融和保险部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三)广泛宣传发动。一是加大对“效益年”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效益年”活动、各级政府重视“效益年”活动、广大农民积极响应“效益年”活动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农业科技专题宣传。在关键农时季节,结合关键农事活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作用。全市各电视、广播、网络、短信平台以及报刊杂志等,要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为全市“效益年”活动顺利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强督促检查。市政府对“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调度、检查,各县(市)、区要及时上报“效益年”活动开展情况及好的典型,便于总结和推广。

 

  

  主题词:农业 科技 活动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办公室,四平日报社,各人民

  团体,各民主党派,中省直各有关单位。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

  ————————————————————————————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12年3月22日印发

  ————————————————————————————

  (共印1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