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09-02766
分  类: 其他 ; 意见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9年01月01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四政发〔2009〕24号
发布日期: 2009年01月01日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09-02766 分  类: 其他 ; 意见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9年01月01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四政发〔2009〕24号 发布日期: 2009年01月01日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高效、环保、节能、经济、保护资源的特点。“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地能、太阳能、风能。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就我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服从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建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城乡建设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与进步。
  二、工作目标任务
  在四平市区、各县城区全面推进利用太阳能和浅层地能等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村镇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和风能。
  (一)四平市城市规划区内推广应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市区内南、北河两岸和靠近城市热电厂的开发小区要尽可能地采用水源热泵技术。
  (二)县城重点推广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村镇重点推广应用风能和太阳能。
  (三)对新建项目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应用“可再生能源”。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公共项目(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大会场、车站等)都要应用可再生能源。
  (四)对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重点是机关办公场所、宾馆、酒店、写字楼等耗能大的建筑物要逐步进行改造,采用可再生能源。
  (五)对已投入使用的住宅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保障措施
  (一)降低运营成本。对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项目,系统用电从10月份起至次年4月份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可减免水资源费。
  (二)减免相关收费。对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政府减半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采用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技术的项目,政府减收工程项目每平方米15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对在村镇建设中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工程项目,市、县两级政府应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中按一定比例给予扶持奖励。
  (三)给予资金支持。在国家财政给予专项支持资金的同时,今后凡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供热区域,均享受市政府给予应用燃煤供热区域的全部优惠政策。
  (四)成立专家机构。市政府成立“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专家咨询机构,切实为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提供技术保证。
  (五)加强政务服务。市、县(市)两级政府要加强对从事“可再生能源”经营企业的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特事特办,“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六)促进产业发展。市政府将按照省住建厅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设备及配套材料的行业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在我市投资建厂,强力推动我市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成立四平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市长
  副 组 长:
    刘向一    市政府副秘书长
  邢  忠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李云飞    市财政局局长
  成    员:
    李大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张铁铭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高铁成    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志平    市发改委副主任
  刘庆海    市水利局副局长
  王  群    四平供电公司副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日常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
  (二)各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抓好此项工作。
  (三)各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成立领导组织,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全市要统一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五)今后凡是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都要应用“可再生能源”,积极鼓励和提倡新建工程应用“可再生能源”。
  
  
  二○○九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