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
能力建设规划进展情况和2009年计划安排
及下步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进展情况和2009年计划安排及下步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
进展情况和2009年计划安排及下步工作意见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确定的职责分工,各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各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一、《规划》进展情况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工作视频会议之后,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细化分工,明确任务,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进《规划》工程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十大工程26个项目,已开工9个项目,截止2009年6月底完成投资20996.8万元。
(一)引水工程
1.中部引松供水工程四平段。工程施工工期为5年,2010-2014年。积极主动参与中部引松供水工程前期工作,配合省完成干线工程的立项审批,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论证,正在等待国家批复。
2.转山湖引水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正在等待省批复。
(二)灌区工程
1.梨树灌区改造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8-2012年。2008年,梨树灌区共争取国债专项资金180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争取在9月开工建设。
2.东辽河灌区改造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省水利厅已批复东辽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正在等待国家水利部批复。
3.四平市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各县(市)、区正在进行编制可研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4.四平市小二型水库加固项目。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各县(市)、区正在进行编制可研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三)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工程
1.沃土培肥工程。工程建设工期为4年,2009-2012年。公主岭、伊通、双辽三个县(市)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梨树县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报送省农委,并已上报国家农业部待批复。
2.黑土区治理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3370万元,建设水平梯田11.6平方公里,改垄32.4平方公里,建小型水利工程114座,其中2009年1-6月份完成投资670万元,建设修建水平梯田4.5平方公里,小塘坝4座,河道整治25公里。
3.土地整理工程。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9-2011年。目前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四)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1.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近3000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000万元,其余全部为地方配套和项目单位垫付。
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规划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820万元,其中,公主岭市前期工作已完成,待资金计划下达后将开工建设;梨树县已完成投资250万元,完成打抗旱井15眼,修机耕路15公里;双辽市已完成投资350万元,正在进行平整土地、打机井、配套设施、修机耕路等工程建设;伊通满族自治县已完成投资220万元,正在修机耕路、排水沟、打井以及田间工程建设等。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2009年全市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95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15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006万元,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501万元,农民自筹2006万元,2009年改造计划已全部完成,在全市15个乡(镇)改造中低产田14.5万亩,打井402眼,衬砌渠道32公里,修建桥涵等建筑物94座,修建机耕路145公里。
4.抗旱水源工程。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2008年至今完成投资17100万元,打井5385眼,其中2009年1-6月份完成投资5700万元,完成打井1795眼。
5.涝区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各县(市)、区正在做编制可研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五)良种培育与推广建设工程。
1.20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四平市玉米超高产新品种研发推进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3430万元,建设种子加工及库房5500平方米,实验室400平方米,种子繁育基地21800亩,购置加工设备15台套。完成审定品种1个,试验品种3个。
(六)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已列入省投资计划,争取到中央投资3000万元,待省资金计划下达后准备实施。
(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配合省进行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八)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1.科技示范区建设
(1)公主岭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上报国家。
(2)梨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4)双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报省。
(5)长平经济走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年,即2009-2011年。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60万元,建设喷灌面积900亩,滴灌面积1779亩,完成打井15眼。
2.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梨树县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项目已经通过省农业推广总站批复,目前已上报国家待批复。公主岭、双辽、伊通、辽河垦区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九)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488.8万元,其中:公主岭市乡镇级病虫监测点建设项目、公主岭市赤眼蜂生产能力扩建项目于6月30日开工建设;梨树县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完成投资272万元,完成组建植保合作社20个,实现防治玉米螟面积145万亩,田间统一灭鼠30万亩;双辽市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完成投资184万元,完成赤眼蜂防螟90万亩和田间灭鼠40万亩,落实生物防螟和农田灭鼠技术;辽河垦区完成投资32.8万元,完成20万亩赤眼蜂防螟工作任务;伊通满族自治县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十)生态保障工程。
1.重点公益林管护工程。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60万元,完成管护面积1万公顷。
2.农防更新林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低质林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4.封山育林工程。目前正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5.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完成投资40万元,主要进行引种及基础设施建设。
二、2009年计划安排
2009年计划将全面启动实施十大工程26个项目,计划投资39865.7万元。
(一)引水工程
1.中部引松供水工程四平段。积极协调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工作。
2.转山湖引水工程。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建议书报批。
(二)灌区工程
1.梨树灌区改造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3600万元,完成渠系建筑物72座,渠道防渗衬砌6.6公里,渠道土方整治38.6公里。
2.东辽河灌区改造工程。规划报告已上报国家水利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通过国家批复。
3.四平市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各县(市)、区协调省有关部门,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
4.四平市小二型水库加固项目。各县(市)、区协调省有关部门,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
(三)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工程
1.沃土培肥工程。2009年梨树县计划投资500万元,待国家和省投资计划下达后,开始组织项目建设,主要进行田间工程、土建工程和机械设备购置等。公主岭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协调省有关部门,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将辽河垦区沃土培肥工程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2.黑土区治理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1300万元,修建水平梯田4.7平方公里,小塘坝5座,河道整治22公里。
3.土地整理工程。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争取通过省批复,并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四)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1.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完成二期工程建设。
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2009年计划投资2992万元,其中:公主岭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完成平整土地、打机井、修机耕路等建设;梨树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主要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化验室改造和设备购置等;双辽市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197万元,建设标准粮田面积1万亩,打机井20眼,配套设施30套,修机耕路27公里,路下涵8个,沟渠5公里;伊通满族自治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95万元,建设标准粮田2万亩,修机耕路12.5公里,排水沟4万延长米,打井20眼以及田间工程建设。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9年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力开展2010年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做好编制可研、设计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争取资金9500万元。
4.抗旱水源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11704万元,完成打井1795眼。
5.涝区治理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五)良种培育与推广建设工程。
1.20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列入国家和省计划。
2.四平市玉米超高产新品种研发推进项目。2009年计划投资3630万元,完成12000平方米晒场建设。
(六)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2009年中央计划投资3000万元,主要购置各类机具、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复式作业机、播种机等配套机具,同时加大玉米收获、水稻机插、水稻收获、农田水利设施等机具的购置。
(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2257.9万元,等省资金下达后,完成713数字化天气雷达监测系统建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建设和地面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系统建设等。
(八)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1.科技示范区建设。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申报公主岭、梨树、双辽、伊通四个县(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长平经济走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2009年建设任务已完成,积极向省争取2010年项目资金。
2.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申报公主岭、双辽、伊通、辽河垦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项目。梨树县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199万元,主要改善基层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等。
(九)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2009年计划投资794.8万元,公主岭市乡(镇)级病虫监测点建设项目,2009年计划投资50万元,主要进行建设试验室,购置病虫监测仪器设备,购买白僵菌、赤眼蜂和灭鼠药剂,实施生物防螟和农田灭鼠技术。公主岭市赤眼蜂生产能力扩建项目,2009年计划投资256万元,主要进行扩建繁蜂车间和挂划茧车间建设,新安装制冷系统,订制繁蜂架,繁蜂盘。梨树县、双辽市、辽河垦区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2009年建设任务已完成,做好2010年计划申报工作。伊通满族自治县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十)生态保障工程。 积极协调省林业厅,争取早日下达投资计划。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为确保我市十大工程26个项目能够在2009年全面启动,下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目前,规划中还有转山湖引水、东辽河灌区、小型灌区、小二型水库、大型优质商品粮、除涝工程、20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等项目没有完成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确定的职责分工,加快推进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为确保2009年十大工程26个项目全面启动做好准备。
(二)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增产30亿斤商品粮规划项目中,有的项目已被列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中,有的项目未被列入,梨树灌区、沃土培肥、黑土区治理等列入省总体规划的项目,要继续与省相关部门衔接,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扶持,小型灌区、小二型水库、涝区治理等未被列入省总体规划的项目要积极向省相关部门沟通汇报,结合现有资金渠道,通过争取银行贷款等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协调解决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同时要加大跑省力度,加强与省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争取支持,定期到省对口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时刻注意上级部门关于增产粮食工程的工作动向,听取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
(四)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为做好规划项目进展情况的调度、统计和通报工作,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项目调度表。请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按月统计上报项目的进展情况、与省沟通衔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文字材料于每月的1日前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后于每月5日前报市政府,并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县(市)、区政府。
附件: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项目调度表
主题词:农业 粮食 意见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纪委办公室,四平日报社,各人民
团体,各民主党派,中省直各有关单位。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法院,
市检察院。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09年7月28日印发
(共印200份)
关于加快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我市棚膜蔬菜产业资源优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依托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和政策扶持,推进棚膜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实现我市棚膜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全市棚膜蔬菜面积发展到13万亩,年均递增20%。棚膜蔬菜产量达到109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由现在的17%提高到37%。棚膜蔬菜产值达到18.2亿元,增长93%。农民人均棚膜蔬菜纯收入年均递增20%左右。随着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棚膜蔬菜种植人员达到2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
三、主推模式
发展棚膜蔬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模式。
(一)积极发展暖棚与冷棚配套模式。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在起步阶段要实行暖棚与冷棚配套推进。暖棚除育苗外,主要生产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冷棚可借鉴外地经验,主推半卧式棚,以提高棚内温度,主要生产春季提前上市和秋季延后上市蔬菜。
(二)大力发展四季生产日光温室模式。发展四季生产日光温室,要结合本地实际,土洋结合,条件好的地方,可高标准起步,建设现代化温室;条件暂不允许的地方,要立足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认真总结和推广发展日光温室经验,积极引导农民应用新技术,把传统暖棚改造成为日光温室。今后新上棚膜蔬菜,要进行统一规划,实行鼓励政策,重点推行四季生产的日光温室模式。
(三)重点发展棚膜蔬菜园区建设模式。改变棚膜蔬菜分散发展格局,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棚膜蔬菜园区,充分发挥对农户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快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棚膜蔬菜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种苗繁育、技术示范、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棚膜蔬菜产业集群经营,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龙头企业加中介组织带基地带农户”等棚膜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规划布局
实施13万亩棚膜蔬菜工程,要重点提高设施标准和产品科技含量,调整和优化发展布局,加快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全市棚膜蔬菜总体布局,即“七区多点一条带”。
“七区”即在7个县(市)、区的城郊,建设4万亩暖棚,作为城市蔬菜直接供应基地;“多点”即以各县(市)、区的重点乡镇为中心,建设5万亩暖棚,作为城乡居民蔬菜供应的保障基地;“一条带”,既以沿公路、铁路有一定棚膜蔬菜发展基础的村屯为核心,发展4万亩暖棚蔬菜,以供应当地农民需求为主。同时,公主岭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蔬菜销售半径要向长春市或长春市以北的我省及黑龙江省的大中城市延伸;双辽市的蔬菜销售半径要向内蒙延伸;梨树县、铁东区、铁西区的蔬菜销售半径要向四平市区或四平市以南的辽宁、河北等大中城市延伸。我市的九月青豆角、油豆等都是品牌产品,在国内蔬菜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竞争力,深受消费者欢迎,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努力培育自己的品牌,围绕品牌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对内对外销售棚膜蔬菜的集散地。
五、政策措施
(一)有关棚膜蔬菜建设用地问题。棚膜蔬菜建设用地,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开发,实行连片发展。集中连片发展棚膜蔬菜,要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实行串地、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协商解决。要认真落实蔬菜保护地政策,征用蔬菜建设用地的,实行征补平衡。新菜田建设基金,要全部用于发展棚膜蔬菜。
(二)有关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棚膜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解决道路、供水、供电等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及新农村建设等政策,都要对棚膜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重点倾斜。市、县(市、区)财政对棚膜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给予适当补助。
(三)有关鼓励开发棚膜蔬菜投资问题。转产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棚膜蔬菜产业的,要在建设用地上给予方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政策扶持,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要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转产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棚膜蔬菜园区的,对从事蔬菜种植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有关加强棚膜蔬菜信贷投入问题。农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通过信用社担保和农户联保等行之有效形式,积极为棚膜蔬菜户提供贷款,一户一次贷款额度不低于3万元。从有利于棚膜蔬菜发展出发,小额农户贷款自助可循环3年。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蔬菜信用担保公司,为农民发展棚膜蔬菜贷款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棚膜蔬菜保险业务。
(五)有关扶持棚膜蔬菜发展政策问题。市、县(市、区)政府要积极整合资金,扶持棚膜蔬菜发展,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强逐年加大扶持力度。各级财政扶持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园区建设、蔬菜种苗引进和繁育、技术示范和推广、菜农技术培训、日光温室建设贷款贴息、棚膜蔬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
(六)有关推进棚膜蔬菜科技进步问题。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站所技术人员进入棚膜蔬菜园区,创办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示范试验基地,对从事蔬菜的种植、新品种选育和初加工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要加强和推进棚膜蔬菜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每个乡(镇)特别是棚膜蔬菜重点发展乡(镇),必须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为菜农提供技术服务。要加强棚膜蔬菜技术培训,对符合培训范围的,享受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政策。
(七)有关棚膜蔬菜市场开发问题。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对棚膜蔬菜市场的开拓作用。支持棚膜蔬菜园区和大户参加各种展销会,鼓励出口棚膜蔬菜产品开发。加快推进棚膜蔬菜市场建设,对新建区域性棚膜蔬菜中心市场,政府要给予适当补助,并在5年内免征一切税费。鼓励发展创立品牌产品,对认定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在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支持。
(八)有关项目开发问题。各地要用足用好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开发建设新项目。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内,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三个县(市),要争取新建20?30个100亩以上的棚膜蔬菜园区,双辽市、铁东区、铁西区要争取新建15个100亩以上的棚膜蔬菜园区,辽河农垦管理区要争取新建1个100亩以上棚膜蔬菜园区。
六、加强组织领导
棚膜蔬菜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
(一)抓好组织落实。市政府成立棚膜蔬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科技、商务、国土资源、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水利、交通、电业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研究解决棚膜蔬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主要负责发展棚膜蔬菜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目标管理,层层落实发展任务和工作责任。
(二)抓好规划落实。各地要邀请有关专家,对现有的蔬菜用地在全面普查和测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棚膜蔬菜发展规划,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三)抓好政策落实。各县(市)、区要全面落实好市里的政策,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持力度更大、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措施,积极为发展棚膜蔬菜创造良好环境。各有关部门要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支持棚膜蔬菜的发展。各级督查部门要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和催办工作,认真解决影响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