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09年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市农委制定的《2009年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
2009年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工程建设,增强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按照《吉林省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2009年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油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促进区域平衡增产,全面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二、实施规模和辐射范围
按照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和辽河农垦管理区5个县(市、区)组织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以玉米和水稻两大作物为主,共建设15个粮食高产示范田,每个高产创建示范田内建设核心展示田1000亩,每个核心展示田内设立高产攻关田150亩。其中,建设10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面积330万亩;4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面积40万亩;花生示范田1个。公主岭市玉米万亩示范田3个,辐射带动面积11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梨树县玉米万亩示范田3个,辐射带动面积11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伊通满族自治县玉米万亩示范田2个,辐射带动面积6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双辽市玉米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30万亩;水稻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花生示范田1个。辽河农垦管理区玉米万亩示范田1个,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
三、创建目标
严格按照省里下达的指标任务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比所在乡镇2008年平均亩产增产5%以上。
千亩核心展示田:平均亩产比所在乡镇2008年平均亩产增产7%以上。
辐射带动田:平均亩产比2008年所在乡镇平均亩产增产2%以上。
高产攻关田:玉米960公斤/亩,水稻850公斤/亩,花生260公斤/亩。
四、实施内容
(一)示范高产优质品种。结合各地示范田生态特点,因地制宜筛选全市2009年农作物主导品种种植指导意见推荐的23个玉米主推品种,9个水稻主推品种,使示范区品种优质率、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高效技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示范推广结合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我市2009年玉米、水稻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重点集成技术如下:
玉米重点集成以下技术:1.种子包衣和等离子处理技术;2.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和苗带重镇压技术;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用化肥、底肥深施、垅沟追肥技术;4.应用耐密高产品种,合理密植技术;5.机械抗旱一条龙坐水种、节水灌溉技术;6.应用低残留短残效药剂,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重点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农田统一灭鼠技术;7.因地制宜推广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垄侧栽培新技术;8.因长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
水稻重点集成以下技术:1.推广超级稻品种及优质米品种,种子等离子处理技术;2.钵盘旱育苗技术;3.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用化肥技术;4.超稀植机械插秧、抛秧技术;5.应用低残留短残效药剂、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农田统一灭鼠技术;6.分期施肥、因长势喷洒叶面肥技术;7.旋耕旱耙整地,浅、湿、干灌溉技术;8.因长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
(三)建设标准良田。要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全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有利时机,将项目资金重点向高产创建区域倾斜,重点利用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油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提高抗灾能力,稳定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一)3月25日-4月10日:根据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9年全市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和技术集成方案,部署任务,落实地块、农户。各相关县(市)、区要开展技术培训,筛选和引进具有高产潜力的作物品种,做好备播工作。
(二)4月11日-5月30日:各高产创建县(市)、区要按照技术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指导示范区农户适期进行玉米、花生播种和水稻插秧工作。做到4月末完成玉米播种任务,5月中旬完成花生播种任务,5月末完成水稻插秧工作。5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做好玉米、花生的苗情考察工作。
(三)6月1日-8月31日:各高产创建县(市、区)要组织做好示范区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区域、作物、季节、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并做好阶段性总结和上报工作。
(四)9月初-9月30日:市、县(市、区)两级组织要对高产示范田、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测产验收,并做好测产结果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配合做好省级专家测产组的测产验收有关工作。
(五)10月份-12月份:做好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总结工作。
六、重点工作
(一)成立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组织机构。按照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行部、省、市、县四级联创,以县(市、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市、县(市、区)两级都要成立领导和技术指导组织。
市政府成立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市农委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科技局、农发办、农联社为成员单位,负责全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负责日常工作。成立市级专家指导组,具体负责全市高产创建活动的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工作。
各有关县(市、区)高产示范田建设由分管县(市、区)长牵头负责,由农业局具体组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部门负责技术指导与服务。各有关县(市、区)要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粮油高产创建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集成方案。各有关县(市、区)要按照省、市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地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技术集成方案。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集成措施和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责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
(三)科学选择示范田建设地点和提早落实地块。一要按照农田基础条件好,农民科技意识强,生产积极性高,具有较强区域代表性,技术辐射带动面积大的区域作为示范田建设地点。二要选择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力量强,在农民中有威信,区域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状况良好,种植品种相对集中,单一作物种植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作为示范田建设地点。三要按照省里实施方案要求选择示范田建设地点,即2008年获奖高产示范田原则上不作为今年高产示范田建设地点,万亩示范田原则上在一个乡镇、千亩展示田在一个村、百亩攻关田在一个组内。四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将高产创建示范田、展示田、攻关田以及高产创建活动的任务目标、主推品种和配套技术落实到农户和地块。
(四)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各县(市)、区技术指导组要按照各自制定的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方案,组织专家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突出抓好示范田区域内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每户农民都能熟知并在专家指导下运用高产高效技术,做到每户都要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和一张集成技术应用“明白纸”。专家组成员要会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分作物、分季节巡回指导农民,确保各项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辐射和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水平总体提高。
(五)深入示范田区开展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了解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无效益技术措施,切实解决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的技术难题,针对活动中遇到的难点、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各项高产增收措施,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完善技术集成方案,为今后粮油的稳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六)科学做好测产验收工作。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测产程序、标准和省里的具体测产办法,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测产验收。市农委将专门成立市级测产组,对全市高产创建田进行测产验收,并及时将测产验收情况汇总上报省农委。组织做好省专家组对粮油高产创建田的抽测验收工作。
(七)规范做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建档立案工作。各相关县(市、区)行政区域内的每个示范田都要设立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要把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各种文件、工作方案、技术集成方案、工作记录、作物长势分析、测产结果、工作总结等及时建档立案,为更好地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参考服务和科学分析依据,促进全市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增强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八)做好督导检查和总结汇报工作。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期间,市、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抽检。各相关县(市、区)要及时汇总工作情况,报送市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随时报告。各县(市、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机构、工作方案、技术集成方案以及主管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领导和工作联络员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座机、手机和电子信箱)于4月10日前报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小组办公室(市农委农业科)。
联系人:滕显龙,联系电话:3624269、15944411816
赵伟锋,联系电话:13943467770
附件:1.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3.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4.四平市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技术集成方案
附件1:
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李 强 副市长
副组长:遇培群 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委主任
成 员:周一平 市农委副主任
金 平 市发改委副主任
范明威 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庆海 市水利局副局长
史 良 市科技局副局长
王子蓬 市农业开发办主任
戴春雨 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
附件2:
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 任:周一平 市农委副主任
副主任:贾振德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成 员:滕显龙 市农委农业科负责人
赵伟锋 市农委农业科科员
附件3:
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周一平 市农委副主任 高级农艺师
副组长:
贾振德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杨维国 市种子管理站站长 推广研究员
李胜春 市植物保护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杨忠彬 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李 军 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 高级工程师
成 员:田守洁 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姚振博 公主岭市种子管理站站长 农艺师
王 江 公主岭市植物保护站站长 农艺师
贺 宇 公主岭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农艺师
王贵满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推广研究员
刘凤环 梨树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推广研究员
潘巨文 梨树县植物保护站站长 研究员
顾 明 梨树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农艺师
石庆林 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徐福贵 双辽市种子管理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赵艳华 双辽市植物保护站站长 农艺师
李占武 双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农艺师
张玉欣 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徐 胜 伊通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农艺师
沈 毅 伊通县植物保护站站长 高级农艺师
杜 倩 伊通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 农艺师
于 浩 辽河农垦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附件4:
2009年四平市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技术集成方案
为确保我市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提高粮食生产整体水平,为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保证,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新技术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
(一)品种选择
选择历年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抗病能力强的中晚熟品种,以耐密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如郑单958、吉单35、先育335、吉单28、银河101、平泉13等。
(二)种子处理
一是要晒种、选种,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和杂质,确保种子纯度和净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达到95%以上。在播前3-5天进行晒种,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二是进行种子包衣和等离子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种子包衣剂。
(三)整地
有条件的地方要全部实行秋季深松整地、秋施肥。没有来得及秋整地的地方,春季当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实行三犁成垄,做到底化肥深施,保证施肥深度在18-20厘米以上,并在播种时辅以口肥下种。施肥量和氮磷钾比例可以按照当地农业技术部门发放的测土配方施肥卡进行。
(四)施肥
在每亩增施有机肥3立方米基础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采用以深施肥、分层施肥、种肥隔离和分次施肥技术为主体的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底肥用量为氮肥的15%、磷肥与钾肥的80%;口肥用量为氮肥的5%、磷肥与钾肥的20%;追肥用量为氮肥的80%,追肥深度应达到8-10公分,并覆好土,杜绝表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
(五)播种
开展机械精量播种或采用人工扎眼器进行播种,保证播种密度,实行播后重镇压,做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1.机械播种。适时抢墒播种、重镇压,这是保证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当土壤5-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在15-20%左右时开始播种,我市的最佳播种期一般在4月15日-4月25日。
2.推广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抗旱保苗技术。开沟宽度不超过2-5厘米,覆土3-5厘米即可,播种后及时采用苗眼镇压器进行重镇压。
3.坐水填墒,催芽坐水种。土壤墒情不好的地块要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技术。
4.原垄播种。墒情差且坐水困难的地块可采取原垄播种,漫岗地、坡岗地采取垄侧保墒播种技术。做到少动土,避免失墒。
(六)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
1.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用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对易感病的玉米品种,要采取早预防的办法防止大班病的发生。
2.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选用抗病品种、采用种子包衣、适时晚种等技术措施加以预防。在田间如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以减少田间越冬数量。拔除的病株要用袋子装好背出田外深埋。严禁扔在地边、树木带以及喂食牲畜。
3.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采用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具体做法: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高达20%时,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时间,间隔5天为第2次放蜂时间,每亩放蜂1.5万头,分2次释放,第一次7000头,第二次8000头。
4.粘虫的防治。当有粘虫发生时,在幼虫3龄前使用50%的辛硫磷每公顷750克,兑水1000-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或用20%的溴氰菊酯乳油每公顷250克兑水喷雾防治。
5.玉米蚜虫的防治。用20%的“杀灭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
6.除草。根据杂草群落合理选择低残留、短残效的除草剂。一是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当春季气温正常、土壤湿润适宜,可采取此办法。二是播种后,如春旱严重,可选择苗后茎叶处理剂。苗前除草应以阿乙合剂为主,必须在杂草苗龄适当时喷施。如下茬不种植玉米,应选择对下茬作物没有影响的除草剂。
7.开展春季农区统一灭鼠。在田间鼠害较严重的地块可采用溴敌隆等低毒药剂进行灭鼠,严禁使用剧毒药剂,确保人、畜安全。
(七)田间管理
1.早间苗、早定苗。在玉米3-4叶进行疏苗、定苗。
2.铲前深趟,并做到三铲三趟。当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铲前深趟一犁,深度20-25厘米,回犁土达到10厘米以上。要做到三铲三趟,雨季前拿起大垄。
3.根据作物长势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4.对于贪青晚熟地块要适时采取促早熟技术措施。
5.有条件的地方在示范区内打机井,并配套喷灌设施。
6.适时晚收。
二、水稻重点集成技术
(一)品种选择
以选择超级稻为主,适当搭配其它品种,如吉粳88、吉粳83等。
(二)培育壮苗
1.晒种。育苗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3天,每天翻动2?3次。提高种子活性和抗逆性。
2、盐水选种。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用比重为1.13的盐水(约50公斤水加12公斤盐)选种、除去秕粒。
3.浸种消毒。用咪鲜胺10ml兑水40?80斤,浸种60?80斤。药液要高出种子表面20cm左右。浸种期间每天要上下翻动2次,使种子充分均匀接触药液,保持上下温度均衡。浸种时间一般是7?10天,以种子浸透无白芯为准。
4.催芽。催芽期间种子堆内温度保持在28?32℃。同时要保持种子的湿度适宜,每隔几小时上下翻动一次,使之受热均匀。当80%以上的种子破胸露白时就开始降温晾芽。
5.配制营养土
在浸种期间做好营养土的配制、置床的整平、架棚等工作。用“水稻专用肥”将采集到的床土进行调酸施肥与消毒,使配制好的营养土的PH值在4.5?5.5之间。
6.适时播种。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我市水稻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
7.秧田管理
(1)播种?出苗:温度28?30℃。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
(2)出苗?1.5叶,温度20?25℃。在一叶一心时要用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防治立枯病。
(3)1.5?3叶:温度20?25℃。注意对立枯病和青枯病的防治,在二叶一心时追一次离乳肥。
(4)3叶?移栽:温度20℃。加大通风,若夜间温度高于10℃,可揭膜炼苗,浇水要及时、充分。移栽前4?5天施用“送稼肥”,每平方米施用硫酸铵50克,为预防本田潜叶蝇的发生,移栽前1?2天施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
(三)本田管理
1.整地。在秋翻的基础上3月下旬进行旱整地,深度要达到15?18厘米,插秧前4-5天进行水整地。
2.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底肥占总氮量的40%,总磷量的100%,总钾量的50%;蘖肥占总氮量的30%;穗肥占总氮量的15-20%,总钾量的50%;粒肥占总氮量的10-15%。
3.适时早插秧,合理密植。推广超稀植机械插秧,有条件的进行机械抛秧。当气温稳定通过13℃即可移栽。我市一般在5月10日-5月25日,最晚不超过5月末。
4.水分管理。采用“浅-湿-浅间歇灌溉”节水模式,浅(寸)水移栽,2/3株高的水分护苗至返青。其后采用“浅-湿-浅-间歇灌溉”即:浅(寸)水分蘖-湿润控蘖(无水层)-浅(寸)水拔节孕穗后,即可干干湿湿间歇灌溉至蜡熟停水。孕穗期若遇低于17℃的冷害深水灌溉。10月1日前后收获。
5.病虫草害防治
(1)稻瘟病:高温高湿年份发病重,稻瘟病重在预防,防治穗茎瘟,一般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40%的“富士一号”1000倍液防治。
(2)稻曲病:在水稻扬花前一周左右用20%瘟曲克敌可湿性粉剂防治。
(3)纹枯病:田间发病率为15%左右时用20%井岗霉素防治,每隔10天一次。
(4)二化螟:6月下旬至7月中旬,每隔7天喷施“杀虫双”防治或用频振式杀虫灯物理防治。
6.化学除草
采取人工和药剂相结合,每公顷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30%威农可湿性粉剂150g,在移栽后5-7天毒土法或与肥料混合施用。同时也可选择丁草胺+农得时或丁草胺+草克星等进行药剂除草。
三、花生重点集成技术
(一)品种选择
我市种植花生一般要引用生育期110-120天的品种。在种子质量选择上要选用果型一致、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无霉变、纯度高、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
(二)种子处理
花生播前要做好“晒果、剥壳、芽率实验、选粒、拌种”五个环节。晒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一般晒2-3天,然后剥壳。药剂拌种可选用30%克多福花生专用种衣剂,按1:40比例进行。
(三) 整地与施肥
选择耕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土,前茬最好是禾本科作物,最好是秋整地,早春整地要在4月5日前结束。整地时除净根茬杂草,深耕25-30厘米,整地同时公顷施入优质农肥40立方米,花生专用肥600-750 公斤,施肥时要使耕层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同时施入5%甲拌磷毒土100公斤(或其他足量的毒土),及时镇压两遍。
(四)播种
我市花生的播种时间在5月5日-5月15日,确保5月25日前出齐苗,最晚不过5月末。播种量为每公顷300公斤荚果,公顷保苗30万株。播种后覆土厚度为3-5厘米。
(五)田间管理
1.清棵补种:在田间幼苗基本出土时,用专用工具破除幼苗周围硬土,使花生子叶及早出土,促使第一对侧枝早发快发,保证后期产量。若有缺苗断条要及时补种。
2.中耕培土:幼苗出土后要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共进行三次,最后一次在封垄前结束。培土标准使垄型成为“M”式垄型,便于缩短果针入土时间,使果针集中入土。
3.水分管理:花生在下针期、饱果期,如遇严重干旱应及时灌水。灌水方法最好是喷灌,也可隔沟分段灌,不宜大水漫灌。
4.根外追肥:花生根外追肥的营养生长促进剂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大肥王”等。
(5)防治病虫草害:花生病虫草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农业生态防治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科学整地、科学施肥等方法来减少病虫草害来源及发病率;化学药剂防治草害可选用“乙草胺”、“精禾草克”;病害可选用“消斑灵”等;虫害每公顷应用5%甲拌磷35公斤或5%辛硫磷35公斤,60%施入垄底,40%撒于植株周围。
(6)收获:9月下旬早霜来临前收获。收获时,要防霜打鲜果,霜前霜后3?4天不能起鲜果。收获时应用专用拉刀拉一遍,注意深度以不伤果、不落果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