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四平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08-02489
分  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意见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8年01月01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四政发〔2008〕29号
发布日期: 2008年01月01日
索  引 号: 112203000136266000/2008-02489 分  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意见
发文机关: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8年01月01日
标      题: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四政发〔2008〕29号 发布日期: 2008年01月01日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增产
  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抓好我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根据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实施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从2009年开始,力争用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引水、灌区建设和改造、土地保护和整理、标准粮田建设、良种培育与推广、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病虫草鼠害预防、生态保障等十大工程,完成全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使全市粮食阶段性生产水平由100亿斤提高到130亿斤,年度产量力争达到140亿斤。具体目标任务是:
  (一)全市耕地面积紧守1000万亩底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必须稳定在950万亩以上;
  (二)改造中低产田329万亩,新建标准粮田172万亩;土地三化治理率达到55%;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85%恢复到2.3%左右;
  (三)每年开发复垦整理土地4万亩,5年实现复垦20万亩;
  (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0万亩,土地整理面积28万
  亩,黑土地治理面积1377平方公里;
  (五)高产专用玉米和优质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90%以上,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70%以上;
  (六)年新增引水量2.29亿立方米;
  (七)生物防螟、农田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技术推广面积分别达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
  (八)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230万千瓦,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6万台以上;
  (九)封育重点公益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低质林改造和封山育林面积115.5万亩;
  (十)按现行价格计算,新增农业产值22.5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二、指导原则
  (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根据资源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安排粮食增产目标和增产措施。一要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二要以防止内涝、改善坡耕地为重点,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三要走内涵和集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增产。
  (二)完善设施、创新科技。加强水利工程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注重农业科技创新,积极研发推广超高产粮食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健全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步伐,有效发挥农业科技增产粮食的核心作用。
  (三)转变模式、保护环境。积极推广节约型的耕作、施肥、播种、施药、灌溉等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综合产出效率,减少化肥、农药污染,保护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市场主导、政府服务。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提供科技信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增产粮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增产30亿斤商品粮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科技、农机装备等多种类型项目建设,要对现有支农政策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合力,协调推进增产30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和责任分工
  建设期限总体上按5年安排,到2013年完成,个别项目到2014年完成。具体实施进度和责任分工:
  (一)引水工程
  1.中部引松供水工程四平段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相关县(市)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环保局。
  工程施工工期为5年,即2010-2014年。
  2009年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的报批工作。
  力争在2010-2014年完成输水干线109.6公里,其中隧洞30.3公里,埋涵9.8公里,PCCP管69.5公里,I级提水泵站1处,铺设输水支线39公里,净水厂4座等。
  2.转山湖引水工程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2009-2010年完成《规划》、《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的报批工作。
  2011-2013年,建设输水干线29公里,隧洞2公里,泵站1处等。
  (二)灌区工程
  1.梨树灌区改造工程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8-2012年。
  梨树灌区为东辽河二龙山水库以下有坝引水的自流灌区,规划设计水田灌溉面积30.1万亩。主要完成渠道衬砌105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180座,渠道土方整治70公里。
  2.东辽河灌区改造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改造南崴子、秦家屯、双山等3个中型灌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万亩。主要完成渠道衬砌108.36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235座,渠道土方整治110公里。
  3.四平市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4.68万亩,完成渠道衬砌45.83公里,各类渠系建设物760座,渠道土方整治116.67公里。
  4.四平市小二型水库加固项目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对全市现有的54座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新建桥涵闸281座,清淤渠道103.6公里。
  (三)土地保护和整理工程
  1.沃土培肥工程
  责任单位: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政府(管委会)、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
  工程建设工期为4年,2009-2012年。
  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培肥耕地800万亩。重点实施秸杆(根茬)还田、农家肥堆沤、有机肥工厂化生产、土壤养分管理培肥等项目,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地力等级。
  工程实施后,项目区的耕地基础地力可提高2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肥料利用率提高7%以上。
  2.黑土区治理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农发办、市农委。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规划目标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77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围绕黑土区耕地面积不减少,黑土层厚度不变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尽可能不降低的三大目标要求,在坡耕地修筑水平梯田95.58平方公里,地埂植物带191.16平方公里,改垄441.23平方公里,修建截水沟5515公里,种植经济果林78.78平方公里,修建沟道治理工程24416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064座,作业路899公里。
  3.土地整理工程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
  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9-2011年。
  主要对公主岭市等七个县(市)、区28.5万亩的基本农田进行整理,修建灌排渠道桥涵,打农用生产机井,修建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及水土保护林等。
  (四)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1.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责任单位: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政府,市发改委、市农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期为2年。2008?2009年,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建设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8万亩,项目总投资4525万元。
  2009年进行项目验收,同时争取2010?2012年进行第三期项目建设,规划投资1.4亿元,建设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60万亩。
  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责任单位: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政府,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规划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建设标准粮田38万亩,重点完善田间设施、培肥地力、建设良种繁育体系等。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农发办。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五年计划改造中低产田72万亩,建设拦河坝、排灌站、打机电井、架设输变电线路、开挖疏浚渠道、衬砌渠道、修渠系建筑物;改良土壤、购置农业机械及设备;营造农田防护林;农民技术培训等。
  4.抗旱水源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在公主岭市等七个县(市)、区计划新打抗旱井17950眼,配套喷灌设备9185台套。
  5.涝区治理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在公主岭市等七个县(市)、区计划改造7.5万亩以上涝区15处,新建桥、涵、闸等建筑物13175座,清淤排水沟3395公里,达到10年一遇标准。
  (五)良种培育与推广工程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市水利局。
  工程建设工期为4年,即2009-2012年。
  2009年,以省农科院为龙头,整合四平郝育种业、金硕种业、禾冠种业等科研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的技术资源,做好启动项目人、财、物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2010-2011年,完成玉米育种化验室、种子储藏库、晒场和加工车间等土建工程;建设玉米育种、育种家种子繁殖基地,冬繁基地,新品种区域试验站,种子繁育基地,新品种科技示范展示区等田间工程;购置育种材料中长期保存库,育种活体分析试验室,种子常温、低温发芽室,分子水平遗传纯度试验室,数据采集分析等仪器设备。同时,加强种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全过程的监督检验,严格质量控制,强化条件、手段建设,比建设前提高检测能力5倍,种子纯度提高3%,成苗率提高5%。
  2012年,完成仪器设备调试和基本建设工程的收尾工作。培育20-30个玉米新品种,年新品种推广面积400万亩以上。
  (六)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
  责任单位: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政府(管委会),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建设示范基地机械化面积445万亩,示范基地800个,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70%以上。
  围绕玉米、水稻主要粮食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装备各类先进适用大中型农机具。建设农机具停放场,主机库和农具棚。创新和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协会等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组织模式、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
  责任单位:市气象局、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依托现有的基础条件,主要建设人工增雨观测系统、数据存储系统、信息网络传输系统、作业条件预报系统、人工增雨防雹指挥调度子系统、市级作业指挥系统、县级作业指挥系统、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系统和人工增雨效果评估系统等九大系统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四平市空中云水资源的监测、识别、预报和作业指挥能力,实现对全市可降水云系全天候、立体化、规模化人工增雨作业,充分发挥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对增产粮食建设工程的基础性作业。
  (八)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1.科技示范区建设
  (1)公主岭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公主岭市政府、省农科院、市农委、市科技局、市牧业局。
  2009年完成农业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2009-2011年以良种培育与推广和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北美玉米栽培模式示范基地、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玉米宽窄行交互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等四大示范基地以及农民培训学校建设等。
  2012年完善相关设施,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的经营和运行机制,建成公主岭农业科技示范区。
  (2)梨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责任单位:梨树县政府、市农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建设230公顷科技示范区,主要是玉米、大豆、水稻、杂粮品种展示区,各种农业新技术应用试验区及高产展示区等。购置设备、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技术宣传和培训等。
  (3)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责任单位:伊通满族自治县政府、市农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
  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
  在大孤山镇、马鞍山镇建设核心示范区4万亩。建设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玉米宽窄行交互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培训学校等。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4)双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责任单位:双辽市政府、市农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
  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
  建设高科技综合示范园区,购置农机设备,加强水利设施、田间基础设施、培肥地力等建设,修建农机库房及仓库、晾晒场,进行技术宣传和培训等。
  (5)长平经济走廊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政府、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年,即2009-2011年。
  计划新打水源井175眼,其中大井115眼,小井60眼,实行全程喷、滴灌节水示范建设。
  2.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以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为重点,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要作物,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重点加强实验室、培训场所的维修与改造,购置培训、实验、化验等必要的仪器设备,有效改善农技推广部门工作条件,强化农技推广工作手段,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增强推广工作能力。
  玉米:在普及旱田精密播种、旱田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大垅双行覆膜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施肥、节水灌溉、深松蓄墒等技术基础上,重点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和均匀垄留高茬行间直播技术。
  大豆:重点提倡垄上双行精量机械点播种植技术。
  水稻:重点推广超级稻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水稻综合配套技术,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
   (九)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农委、市发改委。
  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09-2012年。
  在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建设病虫监测点,实施生物防螟和农田灭鼠技术,提高公主岭市赤眼蜂生产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完善四平市区域预警、检测与控制体系,实施有效防控,全面提升植保工作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十)生态保障工程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09-2013年。
  实施重点是公益林管护、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低质林改造、封山育林和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建设等工程,封育公益林90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6万亩,低质林改造4.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
  2009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报批工作;
  2010-2013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土地复垦政策,严禁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和擅自调整或随意变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位置和用途,完善非农占地的占补平衡、利益补偿和审批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二)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在稳定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鼓励发展租赁、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对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扶持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队、农机大户等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三)规范和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市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确保农民用上安全、放心、价格合理的产品,改进化肥补贴办法,把补给流通和生产环节的资金改为直接补给农民,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建立高效长效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谋划项目建设,组织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和管理上进行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负责对项目的前期、资金筹集、组织实施和建后管理维护等项工作。根据项目性质,属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实行“管养分离”;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全部纳入地方财政负担范畴;属于企业经营性质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做到有收益、有效益,保证运行维护所需的费用,实现良性运行。
  (五)积极探索筹措资金渠道,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投入
  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长效机制,主要通过国家争一块、省里投一块、地方筹一块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国债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现在用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资金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资,确保增产3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
  (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挥科技集成的增粮作用
  创新科技普及方式方法,推广科技入户工程,提高重点技术到田率。在增强农民种粮增产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增收能力,以增产促增收,以增收拉动增产。要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每年每个县(市)、区都要按照省、市的部署,培植粮食高产创建典型,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出新路子。
  (七)加强农户粮食仓储管护设施建设,确保增产后的粮食安全
  建设粮食仓储和烘干设施,增加粮食收储能力,对以前修建的老仓房和简易仓进行维修和技术改造,改善粮食储藏条件,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品质和等级,增强储粮安全性能。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在家庭储粮数量较多的农户建设(改造)标准化小型粮仓、配置新型储粮装具(圆筒仓、钢网仓),对农户进行科学储粮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学储粮能力,确保增产后的粮食安全。
  (八)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责任落实
  成立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农委、水利局、林业局、审计局、环保局、牧业局、统计局、粮食局、供销社、气象局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增产30亿斤商品粮目标顺利实现。
附件:1. 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 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责任分解表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1:
  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
  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副组长:
    姚素清    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 强   副市长
  成  员:
    赵金栋    市发改委主任
  李红月    市监察局局长
  李宁源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云飞    市财政局局长
  王宏光    市审计局局长
  遇培群    市农委主任
  马宝山    市水利局局长
  宿  威    市林业局局长
  王佐良    市粮食局局长
  张晓辉    市气象局局长
  蔺广太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杨占峰    市牧业局局长
  恽鹏伟    市科技局局长
  王绍军    市环保局局长
  贺永森    市统计局局长
  张洪宽    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姚德东    中国农业银行四平市分行行长
  于 波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平市分行行长
  戴春雨    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
  王子蓬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委主任赵金栋担任,副主任由市发改委副主任金平担任。
 
附件2:
  四平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责任分解表
 
 

 

工程及项目

建设期

第一责任单位

第二责任单位

市直协办单位

一、引水工程

中部引松供水工程四平段

2010-2014

市水利局

四平市、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县政府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林业局、市农委、市环保局等部门

转山湖引水工程

2009-2013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二、灌区工程

梨树灌区改造工程

2008-2012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东辽河灌区改造工程

2009-2013

公主岭市、双辽市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小二型水库加固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三、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工程

沃土培肥工程

2009-2012

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政府(管委会)

市农委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

黑土区治理工程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农发办、市农委

土地整理工程

2009-2011

市国土资源局

相关县(市)、区

政府

市发改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

 

 

四、标准粮田建设工程

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10-2012

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政府

市发改委

市农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2009-2013

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政府

市农委

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农发办

 

抗旱水源工程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涝区治理工程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五、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

20万亩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009-2012

市发改委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水利局

四平市玉米超高产新品种研发推进项目

2009-2012

市农委、市科技局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

六、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

445万亩示范基地项目

2009-2013

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政府(管委会)

市农委

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

空中云水资源开发项目

2009-2013

市气象局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

 

 

八、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

科技示范区建设

2009-2013

相关县(市)政府

省农科院、市农委、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牧业局、市财政局

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项目

2009-2013

市农委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九、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

病虫草鼠害预防和赤眼蜂生产能力扩建

2009-2012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农委

市发改委

十、生态保障工程

生态保障项目

2009-2013

相关县(市)区政府

市林业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