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四平市2008年发展杯
竞赛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辽河农垦管理区、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市统计局制定的《四平市2008年“发展杯”竞赛活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
四平市2008年“发展杯”竞赛活动方案
为认真参加“发展杯”竞赛活动,争取取得好成绩,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7年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优秀、先进市(州)的表彰决定和2008年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考核评比方案的通知》(吉政函〔2008〕76号)精神,制定此方案。
一、省“发展杯”竞赛确定的考核评比内容
(一)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对各市(州)“粮食产量”、“农村劳务输出人口”和“农村劳务输出人员人均劳务收入”三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二)工业提速增效
围绕全省工业提速增效,对各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两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三)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围绕扩大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和改善投资结构目标,对各市(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比重”两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
围绕全省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标,对各市(州)“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两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五)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对各市(州)“亿元GDP综合能源消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COD)减排率”、“主要污染物(SO2)减排率”三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六)抓好招商引资和扩大进出口
围绕全省招商引资和扩大外贸出口任务,对各市(州)“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省资金”和“外贸进出口总值”三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七)发展民营经济和服务业
围绕全省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规划,对各市(州)“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两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八)保障生产安全
围绕保障生产安全,对各市(州)“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指标进行考核。
(九)改善民生
围绕全年重点改善民生的八件实事,对各市(州)“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初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完善率”、“改造农村泥草房户数”、“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城市廉租房建设面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数”和“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户数”等11项指标进行考核评比。
二、考核评价指标分类
2008年,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考核评价指标划分为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和否决性考核评价指标三种具体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考核评价指标采用不同的计分方法,对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赋权,依据其实际完成程度相应累计分值;对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和否决性考核评价指标,依据其完成任务的实际程度,在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分值的基础上,相应增减分值或者予以否决。
为争取在竞赛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市政府决定对省政府为我市核定的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和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进行调整。
(一)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
指 标
|
权重
|
省定目标
|
市调整目标
|
1.粮食产量
|
8
|
110亿斤
|
132亿斤
|
2.农村劳务输出人口
|
8
|
49万人
|
58.8万人
|
3.农村劳务输出人员人均劳务收入
|
8
|
1100元
|
1320元
|
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
8
|
2.6%
|
3.2%
|
5.发明专利申请量
|
8
|
100项
|
120项
|
6.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8
|
32%
|
52%
|
7.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8
|
31.7%
|
38.1%
|
8.城镇新增就业
|
4
|
4.6万人
|
5.6万人
|
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4
|
86万人
|
103.2万人
|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4
|
77.45%
|
83%
|
11.农村初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
4
|
4.00%
|
5.00%
|
12.农村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完善率
|
4
|
90%
|
100%
|
13.改造农村泥草房户数
|
4
|
20000户
|
24000户
|
14.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
|
4
|
50万平方米
|
60万平方米
|
15.城市廉租房建设面积
|
4
|
6万平方米
|
6.2万平方米
|
16.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
|
4
|
2830人
|
3400人
|
17.解决农村不安全饮水人口
|
4
|
4.62万人
|
5.55万人
|
18.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户数
|
4
|
37197户
|
44636户
|
对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的总计分,按各项基础性考核评价指标相对于各该项指标规划目标值的实际完成程度乘以各该项指标所赋权重汇总计算取得。
(二)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
2008年,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中确定的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包括:
指 标
|
省定目标
|
市调整目标
|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27.3%
|
38%
|
2.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实现净利润
|
15亿元
|
16.6亿元
|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310亿元
|
341亿元
|
4. 工业投资比重
|
50%
|
60%
|
5.实际利用外资
|
8100万美元
|
8910万美元
|
6. 实际利用外省资金
|
133.7亿元
|
147.2亿元
|
7. 外贸进出口总值(长春海关数)
|
11075万美元
|
12183万美元
|
对调节性考核评价指标的计分:完成规划目标且超过规划目标5%以内的加3分;超过规划目标5%以上且不足10%的加6分;超过规划目标10%以上的加9分;未完成规划目标不得分也不扣分。
(三)否决性考核评价指标
2008年,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中确定的否决性考核评价指标包括:
指 标
|
省定目标
|
市调整目标
|
1.亿元GDP综合能源消耗降低率;
|
4.5%
|
必须完成
|
2.主要污染物(COD)减排率;
|
5.97%
|
3.主要污染物(SO2)减排率;
|
0.71%
|
4.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
|
无
|
对否决性考核评价指标的计分:完成规划目标不加分;完成规划目标95%以上且不足99.9%的扣3分;完成规划目标90%以上且不足94.9%的扣6分;完成规划目标89.9%以下的扣9分。其中,对“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指标实行特殊的否决办法,即在考核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同时,还要考核市(州)全年发生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的次数及每次事故的死亡人数。对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每发生一次扣9分;对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每发生一次扣6分;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每发生一次扣3分。
三、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
成立2008年四平市“发展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负责对相关考核指标的核定和上报工作。
附件:四平市 “发展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四平市“发展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谷常山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李长青 市政府副秘书长
贺永森 市统计局局长
成 员:赵金栋 市发改委主任
马占清 市经委主任
遇培群 市农委主任
耿黎明 市人事局局长
李云飞 市财政局局长
贾文平 市商务局局长
马宝山 市水利局局长
周 进 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邢 忠 市建设局局长
王子联 市房产局局长
李四海 市卫生局局长
牛立坚 市教育局局长
王秀福 市工商局局长
戴 伟 市招商办主任
王绍军 市环保局局长
管凤久 市广电局局长
沈永祥 市安监局局长
张秀峰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倪 娜 市统计局副局长
办公室主任:倪 娜(兼)
成 员:付 强 市发改委综合科副科长
杜 鑫 市经委经济运行科科长
沈钧辉 市农委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吕喜发 市人事局考核培训奖惩科科长
李秋平 市财政局政法科科长
郑 冶 市商务局财务科科长
王立国 市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员
常柏林 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张文泽 市建设局开发管理处副处长
梁玉柱 市房产局房产科科长
姚永权 市卫生局基层卫生科科长
于 天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郑有福 市工商局个体科科长
袁 枫 市招商办审核科科长
何百春 市环保局物控科科长
荣国光 市广电局事业科科长
李 杰 市安监局办公室科员
胡一伦 市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科科长
黄海波 市统计局综合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