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工作方案》
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并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和战略,吉林省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教育部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为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市教育局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研,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状况和职业学校建设实际,市教育局牵头起草《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工作方案》。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职业教育资源集约化发展。
1.建设四平现代职业教育园区。以四平职业大学为基础,整合市区职教资源,建设实体化运作的职教集团,力争创建省内乃至东三省产教融合示范区。
2.发展好三所县级职教中心。每个县(市)统筹各类中职资源,建设好1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的职教中心,着力打造全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
(二)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
3.提升办学层次。推动四平职业大学申办本科层次教育,
支持吉林师大分院提档升级,挖掘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发展潜力,为提升办学层次积蓄力量。
4.优化专业建设。以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为方向,对接职教高考,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通试点。以服务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优化专业设置,围绕无人机、机器人制造、遥感解译、数据处理等专业领域,探索打造智能制造和大数据产业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
5.强化师资队伍。探索“固定岗+流动岗”管理模式,补充教师数量。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组织教师参加企业或者实训基地实践和各级各类教师技能比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推进教学革新。加强思政教育,探索将“四平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创新建立四平市中职公共基础课学科专家组。推动建设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基地。
7.坚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组织开展好四平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推动1+X证书试点学校建设。
8.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建成5个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5个虚拟仿真实训室、4个集实践教学和真实生产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
(四)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9.实施“大厂”“大校”“大师”计划。推进与“大厂”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与“大校”对接,拓展教育资源;发挥好“大师”级技能人才作用,传承工匠精神。
10.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推动四平职业大学与四平市人社局技工学校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培训基地。促进职业学校合理合规落实法定培训职责,优质职业学校争取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11.提升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鼓励职业学校积极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全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做好吉林省“求学圆梦行动”政策宣传和动员工作。
12.拓展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由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四平分校牵头,探索创建社区教育学院,推动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老年大学,积极创建全省老年课堂示范校。
(五)服务乡村振兴。
13.加强涉农专业服务能力。完成双辽、伊通2个省级服务县域振兴示范性职教中心建设任务。支持四平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发挥畜牧兽医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一村一个大学生兽医计划”。
14.推进校村合作。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与乡镇、村对接,共建乡村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15.建设电商直播基地。每个职教中心建设1个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当地农产品推广销售,服务数字乡村建设。
(六)强化要素保障。
16.加强领导。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选优配强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干部队伍。
17.加大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和标准,将生均经费市级配套资金纳入年初预算。支持职业学校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职业学校向企业购买实践教学类服务的经费支出。
18.优化环境。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落实对技术技能人才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激励政策。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二)强化落实。
(三)协同推进。